病例一
病史:女 14 岁抽搐,头晕呕吐一小时就诊。
头颅 CT 示:双侧小脑齿状核、基底节、丘脑及脑本色内可见对称性分布的多发大小不等钙化灶,脑室系统未见明显受压,中线居中。

02
病例二
病史:男 55 岁头部外伤就诊。
头颅 CT 示:右侧小脑幕见片状高密度影,右颞部颅板内下方见弧形高密度影,双侧小脑齿状核、基底节、丘脑及脑本色内可见对称性分布的大小不等钙化灶,双侧侧脑室未见明显受压,中线居中。颅骨未见明显骨折。
谈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病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HP) 是指由于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不敷或周围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敏感性减弱, 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最常见的病因是颈部手术导致,其次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遗传。
病理生理: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减少或浸染减弱导致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尿磷渗出减少。
实验室检讨:血磷升高、血钙降落,尿磷、尿钙减少,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降落。
临床表现:紧张表现为伯仲抽搐、麻木,间断惊厥。也可涌现便秘、腹痛、脂肪泻等症状及牙釉质发育不全、出牙延迟或出牙不全,皮肤粗糙等体征。
影像学表现:头颅 CT 表现紧张表现为: 颅内对称斑块状钙化,在基底节、小脑齿状核呈核形,而内囊不发生钙化,呈「内囊空缺征」,脑本色内呈脑回样钙化,无占位效应。
核形钙化:钙化与尾状核、豆状核、丘脑、小脑齿状核形态同等。
内囊空缺征:钙化不累及内囊。
脑回样钙化:波折条带状钙化与脑回形态相似。
本图片来自:当代全身 CT 诊断学(第 3 版)唐光健,秦乃姗主编。
鉴别诊断:
1、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影像学表现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P)同等,影像学无法鉴别,实验室检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增高可鉴别。
2、Fahr 病:又称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症,基底节及小脑齿状核钙化呈块状无核形,脑白质区有脱髓鞘改变及腔梗、软化灶形成,可并发脑内囊变及出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无此并发症,实验室检讨血清钙、磷正常。
治疗:
补充钙剂及维生素 D,使血清钙规复正常水平,血清磷含量低落,防止伯仲抽搐发生。
来源:影像韶光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通报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肯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