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开始的科普文章中提到过,外洋仓的计费一样平常就分成三大块,分别是仓储费(仓组),库内操作费,物流费。上一篇文章先容了物流费的一些计费方案设计,现在过去几个月了,为了避免这个系列直接短命,以是我赶紧趁着有灵感把剩下的两篇文章都写了。
外洋仓应收用度示意图

三大计费板块中物流费是赢利的环节,而仓储费则可能是最不赢利乃至是亏钱的模块了。一方面是由于外洋仓的租金本钱比较高,外洋仓的库内风雅化管控也不足到位,以是库容利用率也比较一样平常,本钱高了也就不好赢利了;还有一方面缘故原由是前两年由于亚马逊封店、限仓导致外洋仓迎来了一波跟风的快速增长,大家为了吸引客户,纷纭把仓储费一降再降,恨不得直接免仓租来拓客……
虽然仓储费不怎么赢利,但是对付一套外洋仓WMS来说,计费的需求还是非常的强烈且关键的,毕竟做电商的利润便是一分一毫抠出来的。
仓储费的打算办法一样平常是按照货品的体积,结合货品在仓库存放的韶光来打算的;也有一些外洋仓没有用系统或者想要简化计费办法,就会采取托盘数量,结合存放的韶光来打算。
如果是按货品体积来打算,则是统计出所有货品的总体积,然后按CBM(立方米)/天或者CMF(立方英尺)/天来打算。例如:
在计费的韶光点,某个货主在库的货品的总体积是100CBM,然后仓租的报价是$0.1 CBM/天,那么当天的仓租便是1000.1=10USD,每天统计一次,以此类推。
如果是按托盘数量来打算,则是统计出所有货品一共占用了几个托盘,不敷1托盘的也按1来算,例如:
在计费的韶光点,某个货主在库的货品一共放在了50个托盘上,然后仓租的报价是$0.2 托/天,那么当天的仓租便是500.2=10USD,每天统计一次,以此类推。
二、按货品体积打算仓租费
仓租一样平常都是“日结累加”的办法统计的,但是日结也是有一些门道在里面的,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中的一些细节之处。
首先,仓租一样平常是按货品的体积来打算的,由于体积能衡量占用的空间的多少,相对来说是比较准确的。但是体积实在是不能相加减的,但是为了简化计费的难度,一样平常都会采取累加法来打算体积。先算出某个SKU的体积是多少,然后再乘以库存数量,就得出来了此SKU在库的总体积。
其次,在打算SKU的体积的时候,关于长宽高的取值也是外洋仓历来都存在争议的话题。客户在创建根本资料的时候会填写货品的尺寸信息,然后仓库也会直策应用客户的数据来计费或者其他必要的用场。后来,有一些客户可能创造这个地方会有漏洞,于是就会将实物的尺寸刻意填小一些或者人为的失落误导致信息不准确,久而久之仓库创造客户供应的数据就不太准确了。
于是就有了一个“新品丈量”的哀求,也便是第一次来仓库的货品,仓库都会自己手动丈量一遍,用来和客户的数据比对,如果没有差异或者差异在偏差范围内,就以客户的为准,如果有很大差异则可能须要发起分外的处理流程,这里有一系列的繁琐事,在此按下不表。后来,逐渐形成了不成为的规定,那便是:按仓库丈量的尺寸来打算仓租。
接着,当办理了SKU体积取值的问题,就会面临另一个难题:由于仓租很便宜,以是导致客户一贯把货色存放在仓库中,库存周转率非常低,仓库都没有多余的空间来处理其他客户的货色了。
为了提升客户的库存周转率或者说避免客户长期存放货色,仓库提出了仓租须要按梯度来计费的办法。如果货品存放的韶光很短,例如7天以内,那仓库就直接免仓租,不收费;如果货品存放的韶光很长,例如几百天了,那么仓库就要加收仓租,让用户尽快处理掉这些货色,腾出空间给其他的新客户。这种思路和发起很好,于是乎系统也要供应相应的支持:也便是统计批次库龄。
仓库中某个货品有100个库存,单个货品的体积是0.0001CBM,那么总体积便是0.01CBM,然后要打算仓租的时候直接乘以仓租单价就好了。但是由于引入了批次库龄的观点,以是仓租的单价实在是不同的,例如100个库存中,有60个库存批次是一样的,库龄是29天;而有40个库存批次是一样的,库龄是31天。仓租的报价是1~30天内,是$0.1 CBM/天,而31~60天,是$0.2 CBM/天。
库龄梯度仓租报价
末了,办理了批次库龄的问题之后,外洋仓创造彷佛这样计费还是不赢利,由于外洋仓的古迹情形和电商的匆匆销活动息息相关。例如靠近年底的时候美国有“黑五网一”这样的活动,行业内称之为旺季。
在旺季的时候,仓库的单量会急剧上升,爆仓也是常有的事,以是库容非常的关键,如果这个时候有一堆卖不动的货品放在仓库中,就会大大地影响仓库赢利。于是乎,外洋仓又提出了,除梯度仓租之外,还须要按韶光段(月份)来收取不同的仓租。大略理解便是旺季的时候仓租会更贵,而淡季的时候仓租就会更便宜。
库龄梯度-韶光段仓租报价
三、按托盘数量打算仓储费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碰着用托盘数量来打算仓租的外洋仓比较少,大多数选择这样计费的仓库都是由于没有系统或者做的业务比较大略,直接入库打托,出库也是按托盘出库。由于我们没有实际做过这一块的业务,以是我按我自己的理解来拆解一下这一块的逻辑,如果有什么表述不准确的,也希望有专业人士辅导一下。
首先,每个货主的货色入库之后都码放到托盘上,上架也是直接按托盘放到地推库位上,然后记录托盘数量有多少。这样就不须要人工去丈量产品的尺寸,也不须要打算那么多SKU还有批次等信息。
接着,出库的时候,直接按箱子或者按托盘出,再记录一下出库了多少托盘。如果只是出了托盘上的某些箱但是没有全部出完,则这个托还是算库存的。
末了,每天晚上统计每个货主当天还在仓库剩余多少托盘,就可以快速统计出每天的仓储用度是多少。直接用托盘数乘以仓租单价即可。
这种方案,大略粗暴,也可以搭配韶光段(月份)来设置仓租单价,非常适宜主做亚马逊FBA中转的外洋仓利用。但是弊端也是非常明显,例如:
不敷一托也按一托算,对客户来说收费可能就比较贵了,客户会以为有点亏;这种办法没有办法梯度收费,如果货色放在仓库比较久,也没办法通过仓租来督匆匆客户尽快处理;上架的时候未便利拆零分开上,由于要统计托盘数,以是货色一样平常都是放在地堆上或者高位货架上,仓库的作业模式就会受到限定,仅适用于整箱(整托)入库和整箱(整托)出库;四、仓储费的方案设计上面聊了很多业务的解释,接下来再来看看关于产品方案设计方面的内容。
对付BMS来说,无论是仓储费,还是物流费或者库内操作费,计费的实质实在便是套公式算结果。以是BMS也可以拆成这么几个部分:
数据部分,即计费须要采集的数据,例如仓租须要采集体积和库龄公式部分,即计费规则的掩护,该当怎么打算,怎么组合结果部分,即计费末了得出的结果是什么,然后能不能把计费的过程或者明细表示出来“数据”套入“公式”得出“结果”
1. 数据部分
如果是按货品的体积来打算仓租,那么须要采集的数据就紧张是:
关于SKU的批次库龄是怎么打算的,可以看我之前关于库龄的文章,在"大众号或者平台文章列表中搜索关键词“库龄”即可。
2. 公式部分
还是按货品的体积来打算仓租,如果是要达到上陈说的所有的业务哀求,那么就须要配置对应计费公式,包含:
仓租计费公式的配置示意图
3. 结果部分
采集到了数据,然后也配置了计费的公式之后,就可以算出相应的仓租了。
详细的打算办法便是采取“单个累加法”,先用SKU的批次库龄和数量找到对应的计费公式,然后分别算出不同库龄在不同月份的单价,接着再把所有SKU的仓租都打算出来,末了合计在一起,便是某个客户所有的货品在仓库中一天所须要支付的仓租。
逐日仓租结果展示
五、总结
对付BMS来说,仓储用度方面的打算该当是算最大略和最根本的模块了,想要学习BMS干系内容的朋友可以试着从这个角度切入。
仓储费的打算公式比较大略,没有太多的逻辑在里面,可能轻微难一些的是计费数据的采集,涉及到了批次,库龄,还有体积,数量等汇总和传输,还是随意马虎踩到很多小坑的。
关于BMS的仓储计费内容就聊到这里,下一篇我们再来聊聊库内操作费的内容。
专栏作家
我叫维他命(Vitamin),微信"大众号:PM维他命。前PHPer,做过在线教诲类产品,也做过4年多的跨境仓储物流方向的产品,目前是一位外贸SaaS领域的供应链产品经理。紧张专注于WMS/OMS/TMS/BMS/ERP等领域,分享供应链干系的产品知识。
本文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不雅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家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供应信息存储空间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