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仿生叶片示意图。当水从叶片底部蒸发时,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以涂有催化剂的光接管器为核心的人造光系统可以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将水转化为氧气。
人造叶片仿照光合浸染是指采取仿生叶片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在太阳能浸染下天生碳水化合物的过程。但是,即便是最前辈的人造叶片,也还只能在实验室内事情——人造叶片利用的二氧化碳源为实验室容器中的加压纯二氧化碳。
eurekalert.org网站2月12日宣布,《ACS可持续化学与工程》杂志发文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职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有望将人工树叶从实验室带到现实环境中。改良后的人造叶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的能力超过天然叶片近10倍。伊利诺伊大学化学工程助理教授、通信作者Meenesh Singh说:“目前,大多数人造叶片都只能在实验室中事情。为了让人造叶片具备实际工程意义,必须使其能在低浓度(空气和烟气等)二氧化碳中事情。”

想从人造叶片等分离出加压的二氧化碳?那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网络和浓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驱动人工光合反应。Singh和研究生Aditya Prajapati提出了问题的办理方案。他们将传统的人造叶片封装在装满水的透明胶囊中。胶囊是由季铵盐树脂型半透膜制成的。这种薄膜可以使水在阳光下蒸发掉。而当水通过薄膜时,它会选择性地从空气中接管二氧化碳。胶囊内的人工光合浸染装置紧张包含一种涂有催化剂的吸光器。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然后通过虹吸浸染导出,作为合成燃料的质料。同时产生的氧气则可以被网络起来或直接开释到环境中。Singh说:“通过将传统的人造叶片包裹在这种分外薄膜内,全体装置就能像天然叶子一样在室外发挥浸染了。”
根据Singh等的打算结果,360片人工叶子(每片长1.7米,宽0.2米)每天可以产生约0.5吨一氧化碳,并将其覆盖面积(约500平方米)100米范围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落10%。Singh说:“我们的设计利用了现成的材料和技能。只有让人造叶片‘走出’实验室,才能让其真正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发挥浸染。”
编译:雷鑫宇 审稿:三水 责编:唐林芳
期刊来源:《ACS可持续化学与工程》
原文链接: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2/uoia-mal021219.php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统统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