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商家都有哪些呢?有儿童拍照,美术/书法培训班,有某某艺术学校,有跆拳道馆,街舞培训,托管机构。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他们的产品目标用户都是广场周边小区的学生/幼儿。他们的不同点是,所针对的用户需求不同,他们所做的做事/产品不同。
用户在某一商家消费时,能够得到其余一些商家的礼品、优惠券或者做事。这样的营销办法叫什么呢?这叫商业同盟,精确点说叫异业同盟。
异业同盟的核心是资源共享,这些商家有同一批用户,并且产品不冲突,能同时知足消费者不同方面的需求。

前几天写过两篇关于私域引流案例的分享:《私域流量: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是一个段子!
实在这是一种思维模式!
》和《私域流量案例分享:从卖海棉棒开始引流变现》,实在这两篇文章的根本思维便是异业同盟,流量互换。
前者是十店联营,采纳的模式便是上面的办法,A家消费,享B家优惠,同理B家消费可得A家礼品。比如一家奶茶店,一家饭店。去饭店用饭后,可以去奶茶店免费领一杯奶茶。同样在奶茶店消费满XX元送饭店的20优惠券或某菜品一份。
这种模式往大了说,叫异业同盟,从小处动手,从互联网经济来看,这便是一种流量交流模式。
流量互换模式可复制可落地的条件有个:1、不同行业;但用户画像基本是同等的;2、一定是互利的,不是单方面获益。
前面提到的十店联营是一种流量交流模式,而后面的海棉棒故事则是另一种办法的流量交流即流量变现。相同点是都因此流量为目标,不同点是一个换取的是流量,一个换取的是现金。
现在我们想想有哪些行业可以做这样的流量交流呢?卖橱柜的和卖地的可不可以?健身类的和轻食类的可不可以?女装店和美妆店可不可以?
说到这,我想到前两天我续了叮咚的会员,话说2022年还没开始,我的叮咚会员已经续到了2023年了,个中的缘由往后我再单独写。本日先讲会员续费后,同时我还得到了什么?我还得到了唯品会会员,喜马拉雅会员,酷狗会员,腾讯会员,百度文库会员。。。。。。大致数了下一共十二家的会员。
这些平台的会员原来都是收费的,现在由于购买了个中一家的会员,其余几家的都直接送你了。这一比较,你以为你是不是得到了实惠,看似其他商家给叮咚抬肩舆。实在不然,由于其他的平台我办法取他们的会员就须要发送我的手机号,这样我的信息是不是就进入了他们的数据库了呢?是不是给了他们一个与用户之间的触点?
记住互换流量的商家一定是与你毫无竞争的,对他的买卖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不抢他的买卖,不仅仅办理了你的流量问题,而且还给他带来的收益。
互联网给了异业同盟更大的可利用操作的可能,也将是一种新的商业趋势。虽说我们要做私域,要将流量留存在我们的私域流量池,但不能因循守旧,只守着自已这么一个小池子,要把眼力放得再远些。
#互联网创业##电商# #社交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