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张勇:新古典现实主义视阈下的日本对华外交政策调度——以“购岛”决策为中央的稽核
作者:李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张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日本研究》2018年第4期;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择要:野田执政期间的“购岛”事宜, 是中日关系中的范例案例之一。这一重大外交决策发生在美国相对衰落和中国崛起, 以及中日国力逆转等国际体系深刻变革的背景之下。其本色这天本在计策转型及对华政策调度的背景下, 以“中国威胁论”为潜在语意迎合海内守旧化感情与主见, 主动冲破中白天业已达成的主要包涵与共识的政策决定。其结果恶化了中日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地区抵牾。在解读“购岛”决策时, 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管理论供应了有益的剖析工具。
关键词:新古典现实主义; 野田政府; 钓鱼岛; 外交决策; 中日关系;
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管理论 (以下简称新古典现实主义) 认为, 国际体系的压力须经由海内政治系统编制和领导人认知进行传导, 方可形诸计策谋划和调度, 转化为详细的外交政策和行为。这一理论, 将体系要素 (国际体系) 作为自变量, 单元要素 (海内政治) 作为中介变量。因变量则包含短期内国家的外交政策选择、短期至中期内国家的政策方案和大计策调度、中期至长期内各国大计策选择之间的互动导致的国际结果。
因计策目标的差异, 在战后不同历史期间, 日本对外计策与决策机制各有不同特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日本开始钻营对外计策的全面转型, 决策机制亦在相应地经历重大调度。
2012年9月, 日本政府忽略中日关系大局, 宣告“购岛”
一、“购岛”决策的国际背景
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认为, 每个国家的外部行为首先而且紧张是由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和地位所塑造的, 尤其是国家在体系中的相对物质实力。构造性调节成分作为国际体系层次或地区次体系层次中的一类物质性变量, 会对体系机构的计策互动参数和个体单元的外部行为产生影响。
进入21世纪, 美国的相对衰落和中国的强劲崛起成为国际体系演化的显著特色。对付日本来说, 独特的战后发展进程和地缘位置, 决定了中美力量比拟变革带来的影响要更为深刻。
2012年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布了《环球趋势2030:转型的天下》研究报告, 明确指出环球大趋势之一是权势的扩散。到2030年, 环球权力从西方天下向非西方天下转移的迹象将加倍突出, 亚洲将重返国际政治经济中央。对中国实力的担忧、全体地区民族主义感情飞腾, 以及对美国是否会连续在亚洲保持力量的疑虑, 都会在未来几十年加剧地区紧张态势。地区趋势很可能把亚洲国家推往两个方向:经济上靠中国, 但安全靠美国并相互抱团。
对日本来说, 在不愿定的天下中最大限度地准确定位, 是制订国家计策和开展对外交往的条件。只管历史上中国曾长期这天本学习的工具, 但自甲午战役以来的百年间, 日本长期在经济上保持了对华上风。对付中国的反超, 日本朝野高下较难以平常心态看待, 部分政治家在不得已承认日本衰落的同时, 考试测验寻求国家的相对上风以保持“有为大国”之道。同样在上述《环球趋势》报告中, 若以传统的GDP、人口规模、国防用度、科学技能四项国力测定指标进行判断, 估量中国的GDP将有望超越美国, 成为天下最大经济体。若在四大传统指标之上增加康健、教诲和管理三个指标, 中国超越美国的韶光点将大幅后推, 估量在2040年代往后。这些新指标是“当代国家管理的关键要素”, 对发达国家有利, 对新兴国家来说是尚未开拓的领域。曾任野田政府卖力外交与安全事务首相辅佐官的长岛昭久认为, “我坚信, 通过扩展在这些领域的上风, 即便国力衰落的日本也可以成为‘有为大国’”。
民主党执政期间恰处于中日力量逆转的关键节点, 如何应对天下权势转移和地区格局变动成了民主党的“历史宿命”。然因日美安保系统编制的制约, 日本应对中国崛起的“动作”须与美国的对华计策“对表”。鸠山政府主见建立“紧密且对等的日美关系”, 积极倡导“东亚共同体”, 但这种寻求对美独立的外交努力遭遇了失落败。继任首相菅直人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鸠山内阁下台的教训, 强调“日美同盟这天本外交的基轴”, “日美同盟是支撑日本防卫、以及亚洲太平洋稳定繁荣的国际公共财产。今后将切实深化日美同盟。”
在把握环球和地区发展趋势的根本上构建对华计策时, 野田政府也面临着明确而紧迫的地区次体系层次的压力。东亚地区国家领导人在2012年“集体”更迭。俄罗斯3月份举行了总统选举, 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态度强硬的普京再次当选。此前, 从2010年末到2011年初, 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和国防部副部长布尔加科夫相继到访北方四岛。俄政府领导人的行动给日本造成极大的压力。中国在2012年秋季召开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将选举产生新的中心领导集体。在野田政府看来, 换届选举后的中邦交际充满不愿定性。在2011年的美国中期选举中, 在野的共和党取得压倒性胜利。共和党鞭笞奥巴马政府的外交路线, 称其为“懦弱外交”。面对质疑, 在2012年11月的总统选举中钻营留任的奥巴马有必要改动其内外政策。这会给日美同盟带来不愿定性。正如京都大学教授中西宽所言, 2012年“国际政治的动荡将影响各国的选举, 反过来, 选举结果将引起国际政治的进一步变动, 从而延续不稳定的状态”。
因此, 长期的国际趋势变动与东亚地区领导人更迭可能带来的政策变动, 构成了野田政府外交决策的体系要素。通过海内政治的传导, 这些国际环境成分对野田政府的“购岛”决策产生了不容忽略的影响。
二、“购岛”风波发酵时的日本海内政治
新古典现实主义肯定了国家的外部行为首先且紧张是由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实力所塑造的, 但是国际体系层次的压力经由中介变量转变为详细外交决策的过程, 却每每并非是直线通报的。新古典现实主义将中介变量归纳为领导人意向、计策文化、国家-社会关系模式和海内制度, 但是四组海内政治变量不会同时、同等地发挥影响。野田政府“购岛”决策的缘起, 是基于海内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相互角力。
2012年4月16日,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国守旧派智库揭橥演讲时称将购买钓鱼岛。石原选择此时炒作钓鱼岛问题, 缘故原由有二: (1) 众议院议员任期将满, 成立石原新党为下次大选铺路; (2) 其子石原伸晃准备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 石原慎太郎故意为其摇旗叫嚣。
石原宣告“购岛”的越日, 内阁官房主座藤村落修表示, “现在由政府租借。如若必要, 按照 (国有化) 想法推进也是十分可能的。”实际上, 在自民党执政期间已在内阁官房设立了专门处理岛屿事务的办公室, 并配有专职事情职员。政权更迭前, 自民党也有“国有化”的想法, 并在“水面下”悄悄推进。至野田执政时, 由专人与“地皮所有者”联系, 已有三、四年之久。
4月18日, 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 野田回答了自民党议员中谷元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提问, 坚称其是“日本固有领土”, “对其进行其实际支配”。关于石原“购岛”的真实意图, 野田表示政府正在网络有关信息, 对之镇静评估。野田强调, 政府也曾与岛屿所有者进行过沟通, 政府将连续确认所有者的真实想法。在这一过程中, 将磋商所有可能的处理办法。
4月22日, 石原致电长岛昭久
在与石原会面的20天后, 野田以官邸主导成立了“特命团队”, 指示秘密交涉由中心政府来购岛这一方针。核心成员包括官房主座藤村落修、首相辅佐官长岛昭久、官房副主座长滨博行、外务事务次官佐佐江贤一郎以及官房副主座助理河相周夫。个中, 由外务省与中国沟通, 长岛昭久与东京都联结, 长滨博行与栗原家交涉。
5月24日, 长岛奉命与石原进行了首次单独会面。据长岛回顾,
日本政府原操持通过暗箱操作完成“向国家转移所有权”的手续后, 再公布天下。这样中国“将不得不承认干系结果”。但政府的这一番计算, 被《朝日新闻》从石原方面获知。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纪念日。《朝日新闻》选择在这一中日关系敏感的日子独家发布。
为做好灾后重修事情和振兴日本经济, 野田政府亟需进行财政改革。但是环绕社保税制一体化改革法案, 民主党内发生分裂。7月11日, 小泽一郎以反对增税息争脱核电为目标, 成立了“国民生活第一”新党。在这种情形下, 野田只好向在野党寻求增援。8月8日, 民主党、自民党、公明党举行三党党首会商。野田赞许在改革法案通过后, “近期问信于民”。8月10日, 改革法案在参议院终获通过。至此, 年内终结众议院举行大选, 正式提上政治日程。此外, 按照民主党的规定, 9月份还将举行党首选举。野田需同时应对事关民主党执政前景的大选和个人能否留任的党首选举, 压力可想而知。
因近年来中日国力比拟和相互依存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演化, 两国计策态势发生奇妙变革。当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强烈反差时, 日本海内某些守旧势力以各类借口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 导致中日双边关系的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
撞船事宜后, 领土海洋权柄之争超越历史问题, 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最紧张成分。日本民众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政府的积极支持姿态, 被右翼势力和守旧派政治家所利用。
与此同时, 韩国总统李明博8月10日登临独岛 (日本称“竹岛”) 宣示主权, 成为首次登上这座争议岛屿的韩国在任总统。对此, 野田政府拟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针对领土主权轇轕, 野田表示“将以武断的态度、沉着镇静绝不退缩的决心来应对”。日本舆论对政府应对领土轇轕姿态的支持率, 此时超过了80%。
因此, 在决策核心圈看来, 无论是从对华外交, 还是掩护安全的客不雅观哀求, 以及国民支持石原“购岛”行动的压力来看, 野田政府已经没有了袖手旁观的选项。
三、野田政府对华外交:理念与实践
根据新古典现实主义, 国家应对危急和制订下一步的外交政策时, 政治领导人发挥的浸染是贵显的。实际的“购岛”决策, 是野田首相固有对华外交总体理念影响下的产物。
野田的父亲是一名自卫官, 曾长期供职于习志野驻屯地, 后因受伤转至后勤部队。野田从小在驻屯地家属区终年夜, 常常看到接管严格演习的年轻队员乘着降落伞从飞机上落下的场景。据他本人回顾, “近间隔不雅观察自卫队员们演习的身影, 成为他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原体验, 长期支撑着他的安全不雅观念。”
民主党执政期间, 日本在内政外交方面呈现出重构中的“失落序”状态。决策认知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罗伯特·杰维斯认为, 人有强烈的认知符合趋向, 即人们趋于瞥见他们预期瞥见的事物, 趋于将吸收的信息归入自己原有的认识中去。
基于对鸠山和菅直人执政履历与教训的总结, 野田参选民主党党首, 第一步要做的是对美增信释疑。在《我的政权构想》一文中, 野田一改过去对美代价不雅观外交的批评, 强调日美同盟不仅仅是现实利益, 在民主、人权、法治、“保护航行自由、网络和宇宙空间”方面也享有共同代价不雅观。关于中国, 奥马巴执政初期对华路线以折衷为主, 但2011年11月奥巴马在APEC会议上高调宣告“重返亚太”, 管束中国意图明显。野田对此予以呼应, 在《我的政权构想》中将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和正当的权柄掩护视作潜在威胁。在地区场合排场上, 野田认为“中国在计策意图不透明的情形下, 军事力量快速增强, 活动范围扩大, 成为令日本和域内国家担心的最突出成分。中国以军事力量为背景, 在南海采纳强势高压的对外姿态, 很可能动摇地区秩序”。
撞船事宜办理后, 中日关系一度进入缓慢改进通道。特殊是“3.11”东日今年夜地震后, 温家宝总理访问受灾严重的宫城县和福岛县, 提升了日本国民的对华亲近感。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 为实现中日关系的切实改进, 双方都在进行干系准备事情。客不雅观讲, 此阶段野田的对华外交是比较理性、务实的。在内阁成立当天的会上, 野田表示在任期间不参拜靖国神社。这一表态, 为发展中日关系肃清了历史问题的障碍。之后, 野田和中国领导人在多边场合有多次打仗。11月3日, 在法国出席20国集团 (G20) 峰会期间, 野田对中国在日本东日今年夜地震后供应的增援, 以及胡锦涛主席亲赴日驻华大使馆哀悼表达感谢。中日双方赞许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 进一步深化计策互惠关系, 致力于改进国民感情。11月12日, 在美国檀喷鼻香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 中日双方领导人赞许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深化计策互惠关系。11月19日, 在印尼巴厘岛出席东盟首脑会议期间, 针对野田的“中国的发展对日本是机遇, 日本将以来年的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日上钩谋互惠关系”的表态, 温家宝总理给予了积极回应。
在双方首脑频繁互动的良好氛围中, 12月25至26日野田实现了任内首次访华。这也是民主党执政后日本首相首度访问中国。在会商中, 野田提出了《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面向进一步深化日中“计策互惠关系”的六点倡议》, 包括:匆匆进政治互信、推进互助、将东海培植成“和平、互助、友好之海”、以东日今年夜地震为契机推进中日互助、升级互惠经济关系、匆匆进两国国民间的相互相信、加强在地区和环球问题上的对话互助等。胡锦涛主席在接见野田时, 对2011年的中日关系给予了肯定, 称“过去的一年, 中日关系总体呈现积极发展势头”, “中方愿同日方一道共同首创中日计策互惠关系的新局势”。经由访华, 野田政府的对华不雅观有所改变。在2012年年初的国会施政演讲中, 野田强调“亚太地区的稳定繁荣离不开中国的培植性浸染”, “今后中日关系将进入进一步充足计策互惠关系内容、为培植地区的稳定秩序而加深互助的阶段。在日中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之际, 以促进职员互换和不雅观光为开端, 通过各种级别的对话和互换, 深化互惠关系”。
值得把稳的是, 在发展对华关系的同时, 野田政府同步做出了管束戒备中国的动作。2011年9月29日, 野田与到访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会晤并揭橥涉及南海安全及航行自由等内容的联合声明。双方确认了在海洋领域加强日菲互助的必要性, 就叮嘱消磨日本海上保安厅巡视船演习菲律宾沿岸防备队、通过提高菲沿岸防备队的能力来加强两国海上保安机构间的互助达成同等。
除了直接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外, 日本还以朝鲜问题为借口, 强化军力鉴戒。据日媒宣布, 日本政府3月19日晚接到国际海事机构 (IMO) 关照, 称朝鲜已经向该机构正式通报了发射韶光。日本政府召开紧急阁僚会议, 命令自卫队进入“备战”状态。自卫队除了支配防空导弹和出动宙斯盾战舰外, 还要以西南诸岛为主做好拦截准备。
四、野田政府的“购岛”决策
在民主党政府外交决策机制发生急剧变革的过程中, 野田对领土和主权等问题的认识以及行事风格, 决定了“购岛”决策失落去转圜余地。
民主党执政后, 考试测验改变传统的“官僚主导”决策机制的弊端。但是, 政策的决定、履行和反馈是一个别系的、繁芜的长期过程, 离不开官僚的专业支持和行政系统的支撑。鸠山因未平衡好“政官关系”, 在外交这一专业性极强的领域, 逐渐失落去了外务省官僚集团的支持。菅直人考试测验在外交领域调和与官僚的紧张关系, 未得胜利。野田停滞了政调会长兼任阁僚, 新设政调干部会, 并授予其事前承认权。政府方面可以派卖力政务的官房副主座和干系省厅的大臣、副大臣、政务官出席政调干部会, 以担保“政府和执政党政策决定的一元化”。在智囊支持方面, 野田以国家计策会议之名实际上规复了自民党执政期间的经济财政咨询会议。至此, 政权更迭后民主党对决策过程做出的变革基本上又规复到了自民党执政期间的形态。
然而对付“购岛”这一事关中日关系大局的决策, 紧张因此野田本人的意志推动和履行的。野田向来重视海洋边界, 其主见的思想来源于创办有着“日本政治家摇篮”之称的松下政经塾的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松下认为日本发展的最大瓶颈、诸恶根源是狭窄的国土。因此, 从1976年开始, 松下倡导“新国土创成论”, 主见通过开山、填海来开疆拓土。松下认为首先须要花25年韶光来制订基本操持, 然后花200年韶光来终极实现。野田将此倡议升级为“新日本创成论”, 提倡探索日本的新边陲, 即宇宙、海洋和港口的网络化。
政治发展的进程, 也决定了野田对“购岛”决策的执拗程度。野田是松下政经塾的首批学生。松下政经塾选拔学生的标准有四个, 包括运气好、有人格魅力、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见地。进入松下政经塾学习后, 学生逐日的研修作业之一便是吟诵塾是 (办学理念) 、塾训 (校训) 和五誓 (五大誓言) 。野田本人的座右铭“素志贯彻” (矢志不渝) 便是“五誓”之一, 即“若肚量胸襟志向、全力以赴, 定能破除万难、开拓道路。成功的要诀便是坚持不懈直到成功”。因此, 经松下政经塾培养的日本新生代政治家, 每每不畏惧向国民鼓吹自己或守旧或激进的政治空想。而且一旦他们认定自己的主见符合国家、民族“大义”后, 将当仁不让贯彻实行到底。这一特性表示在对华关系上, 表现为松下政经塾出身的少壮派政治家们“对其认定的‘国家利益’非常执着, 谢绝为中日关系大局调度政策思路”。
根据认知失落调理论, 决策者在决策前会面临相互抵牾的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后, 决策者会为自己的决策探求高度合理性, 只管即便减少内心抵牾。因政策变革在海内或政府机构方面造成的代价常日十分高昂, 认知失落调就加强了履行政策的惯性力量。在弱化认知失落调的过程中, 决策者削弱了利用信息和判断自身利益的能力, 因而降落了决策的理性程度。
终极, 无论是外务省、驻华大使, 还是中方的抗议, 均未能阻挡野田政府的“购岛”行动。2012年9月11日, 日本以内阁决议形式终极决定“购岛”。9月12日, 干系所有权转移手续发布完成。
五、失落策的根源
日方有不雅观点认为, 东京都知事石原制造“购岛”风波后, 野田政府属于被动“接棒”。在详细梳理这一决策的全体过程后, 我们创造事实并不能支撑上述论断。首先, 日本政府早就有“购岛”打算。只不过, 干系谈论都是私底下进行。野田政府的“购岛”操作最初也是想“偷偷”地完成“规定动作”后再公之于众。其次, 野田政府的“购岛”闹剧, 表明了日本政府单方面冲破现状、主动出击与中国争夺领土主权和海洋权柄的图谋。石原慎太郎的“购岛”辞吐, 正好为野田政府供应了“购岛”契机。第三, 中国强劲崛起, 中日国力逆转, 使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实际管控”失落去信心, 担心崛起的中国以实力为后盾加强对岛屿的争夺。中国对野田政府“购岛”闹剧的反制, 正好证明了中国政府掩护领土主权完全的决心和能力。
日本部分政治家、外交官僚和中国问题专家拥有这样一种思维逻辑:若国家不购买 (钓鱼岛) , 东京都就会购买。若东京都购买后, 在岛上培植港口或灯塔等会毁坏现状, 若政府购买就可以坚持现状。这这天本为“购岛”探求的一套用于说服中国及国际舆论的托辞。其目的是向众人通报一种“思维定式”, 那便是与日本政府“购买”比较, 东京都“购买”的问题更大。这无疑是一种认识陷阱。
对付东京都“购岛”主见与行为, 毫无疑问, 日本政府是有充足的情由和条件予以喝止的。根据规定, 东京都须要登岛丈量后对岛屿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报价。8月17日, 东京都向中心政府提交登岛申请, 被以“资料不完全”为由谢绝。8月22日, 东京都补全政府哀求的资料后, 再次提出登岛申请, 再次遭到谢绝。8月29日, 参议院通过《海上保安厅法改动案》。该法成立后, 海上保安厅将有权在钓鱼岛上行使逮捕权。不可否认, 这是严重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同时这也是对石原的管束。
实际上, 对付日本政府来讲, 最直接有效地制止东京都“购岛”闹剧的办法便是承认中日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存在领土争端, 向日本国民做出客不雅观解释, 大公至正地负起对华外交的任务。遗憾的是, 野田政府不承认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端”。但政府又是国家外交的履行者和任务者, 无论日本政府或者民间人士, 在钓鱼岛问题上有所动作均会毁坏中日关系正常发展, 这就须要政府来出面办理。激化钓鱼岛问题的关键成分, 源于日本政府的态度与行为。若野田政府能够认傍友不雅观事实, 承认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端, 是完备有可能承担起相应外交任务, 阻挡石原“购岛”的。
2004年小泉政府秘密地向“地皮所有者”提出购买意向时, 双方因价格问题未能谈拢。这解释栗原家族当时具有与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在2012年的“购岛”风波中, 7月份前栗原国起一贯谢绝与政府交涉职员会面。栗原家族之以是做此判断, 有两方面的缘故原由:一是野田政府已公开承诺终结众议院, 已失落去公信力;二是栗原家族在四十年韶光里不断被政府戏弄。
结语
基于上述剖析, 美国实力相对衰落、中国实力强劲崛起以至超越日本成为天下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体系变革, 构成了野田政府外交决策的国际环境。在此背景下, 为钻营个人政治目标, 石原首先制造了“购岛”风波。野田对华外交总体理念、对领土和主权等问题的认识以及行事风格, 辅之以日本海内的干系舆情, 决定了野田政府的“购岛”判断。在核心外交与安保团队的浸染下, 由野田主导和推动, 罔顾国内外反对, 终极上演了一场“购岛”闹剧。野田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失落策”的根本缘故原由, 这天本谢绝承认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议。这一执拗之举使得野田政府对内失落去选择余地, 对外严重毁坏中日关系。
在“购岛”之前, 中日曾在钓鱼岛海疆发生了撞船事宜。这是中日自邦交正常化以来首次在钓鱼岛问题上发生激烈交手。撞船事宜发生时, 民主党正面临党首选举, 菅直人委托内阁官房主座仙谷由人全权处理。仙谷咨询外务大臣和国土交通大臣的见地, 两人均主见依照日本海内法律进行严明处理。由此可见, 菅内阁显然低估了中国政府保护国民人身安全和掩护领土完全的决心, 最初的应对极不当善。在中国不断升级反制方法的震慑下, 终极日本政府不得不表示“顾及中日关系”, “发动指挥权”, 由冲绳地方审查官主持会宣告“开释”中国船长。“撞船事宜”后, 中日双方为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做出了相应努力。特殊是, “3.11”东日今年夜地震后, 胡锦涛主席前往日今年夜使馆哀悼, 温家宝总理借出席中日韩会议之机特意前往灾区慰问。这些举动表明中国政府重视中日关系, 并为改进关系做出切实努力。
与撞船事宜比较, 野田政府“购岛”的主不雅观意愿更为强烈:一是与中国争夺领土主权;二是争夺因岛屿主权归属所产生的海洋权柄。在“购岛”之前, 中日之间的斗争焦点紧张是历史问题。如小泉纯一郎担当日本首相时, 五年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在历史问题上大做文章。客不雅观地说, 民主党政权在历史问题上采纳了相瞄准确的态度, 历任首相均表示不参拜靖国神社, 并约束阁僚参拜。“购岛”之后, 中日之间的构造性抵牾在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等方面集中凸显。野田政府“购岛”决策供应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展望未来, 中日关系能否真正行稳致远, 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是关键。唯有如此, 中日两国才能迎来良性互动、康健稳定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志瑞, 刘丰.国际体系与海内政治--新古典现实主义的探索[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诺林·里普斯曼, 杰弗里·托力弗, 斯蒂芬·洛贝尔.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管理论[M].刘丰, 张晨译.上海:上海公民出版社, 2017.
[2]张勇.日本计策转型中的对外决策调度[J].外交评论, 2014 (3) :44.
[3]张沱生.中日安全关系的现状与前景[J].国际政治研究, 2015 (1) :43.
[4]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环球趋势2030:转型的天下[M].中国当代国家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译.北京:时势出版社, 2016:126-127.
[5] 笹川平和財団 (SPF) , 戦略国際問題研究所 (CSIS) .2030年までの日米同盟:「パワーと原則」日米同盟の将来に関する日米安全保障研究会報告書 (2016年2月29日) [EB/OL].[2018-06-02].https://www.spf.org/topics/JPNreportfinal.pdf.
[6] 長島昭久.「活米」という流儀外交安全保障のリアリズム[M].東京:講談社, 2013:166.
[7] 第174返国会における菅内閣総理大臣所信表明演説[EB/OL].[2017-12-17].http://www.kantei.go.jp/jp/kan/statement/201006//11syosin.html.
[8] 日米安全保障協議委員会共同発表 (2011年6月21日) [EB/OL].[2018-06-02].https://www.mofa.go.jp/mofaj/area/usa/hosho/pdfs/joint1106_01.pdf
[9] ジェフリーAベーダー.オバマと中国---米国政府の内部からみたアジア政策[M].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2013:100.
[10]Michael.J.Green.The 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 and the Future of the U.S.-Japan Alliance[J].The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2011 (37) :94.
[11] 長島昭久.「活米」という流儀外交安全保障のリアリズム[M].東京:講談社, 2013:186-187.
[12] 中西寛.日本外交の再設計に向けて[J].外交.2012 (11) :22.
[13] 長島昭久.覚悟[M].東京:ワニブックス, 2017:93.
[14] 石原慎太郎.尖閣諸島という国難[J].文芸春秋, 2012 (7) :155-156.
[15] 豊下楢彦.「尖閣問題」とは何か[M].東京:岩波書店, 2012:15-16.
[16] 藤村落修, 竹中治堅.民主党を見つめ直す元官房長官藤村落修回忆録[M].東京:毎日新聞社, 2014:146-150.
[17] 衆議院第百八十返国会予算委員会議録第二十四号[EB/OL].[2016-11-10].http://kokkai.ndl.go.jp/SENTAKU/syugiin/180/0018/18004180018024.pdf.
[18] 長島昭久.「活米」という流儀外交安全保障のリアリズム[M].東京:講談社, 2013:5.
[19] 長島昭久.覚悟[M].東京:ワニブックス, 2017:96-97.
[20] 長島昭久.覚悟[M].東京:ワニブックス, 2017:100.
[21]吕耀东.钓鱼岛渔船事宜折命中日关系[J].党建, 2010 (10) :58.
[22] ANN世論調査:2010年9月調査 (2) [EB/OL].[2018-05-31].http://www.tv-asahi.co.jp/hst_archive/poll/201009_2/index.html.
[23] ANN世論調査:2010年10月調査[EB/OL].[2018-05-31].http://www.tv-asahi.co.jp/hst_archive/poll/201010/index.html.
[24]黄大慧.改进日本对华民意根本任重道远[J].当代国际关系, 2014 (1) :20.
[25] 長島昭久.覚悟[M].東京:ワニブックス, 2017:94.
[26] 野田佳彦.民主の敵政権交代に大義あり[M].東京:新潮社, 2009:131.
[27] 野田佳彦.民主の敵政権交代に大義あり[M].東京:新潮社, 2009:123-127.
[28] 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缺点知觉[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公民出版社, 2015:127.
[29]吴怀中.新<防卫操持大纲>与日本安全政策走向[J].日本学刊, 2011 (1) :35-36.
[30] 野田佳彦.わが政権構想今こそ「中庸」の政治を[M].文芸春秋, 2011 (9) :101
[31] 第百八十返国会における野田内閣総理大臣施政方針演説[EB/OL].[2018-11-10].https://www.kantei.go.jp/jp/noda/statement2/20120124siseihousin.html.
[32] 『特別な交情の絆で結ばれた隣国間の「戦略的パートナーシップ」の包括的推進に関する日フィリピン共同声明』[EB/OL].[2018-05-30].http://www.kantei.go.jp/jp/noda/statement/2011/0927philippines.html.
[33] 竹中治堅.二つの政権交代政策は変わったのか[M].東京:勁草書房, 2017:196.
[34] 野田佳彦.民主の敵政権交代に大義あり[M].東京:新潮社, 2009:142-150.
[35] 吴怀中.日本政坛少壮派的崛起与误判[EB/OL].[2018-06-02].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82429/83083/13151577.html.
[36]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缺点知觉[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公民出版社, 2015:426-448.
[37] 藤村落修, 竹中治堅.民主党を見つめ直す元官房長官·藤村落修回忆録[M].東京:毎日新聞社, 2014:150.
[38] 丹羽宇一郎.中国の大問題[M].東京:株式会社PHP出版社, 2014:143.
[39] 丹羽宇一郎.中国の大問題[M].東京:株式会社PHP出版社, 2014:142-148.
[40] 温家宝会见韩国总统李明博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EB/OL].[2018-06-02].http://www.gov.cn/ldhd/2012-05/13/content_2136194.htm.
[41] 栗原弘行.尖閣諸島売ります[M].東京:廣済堂, 2012:107.
[42] 栗原弘行.尖閣諸島売ります[M].東京:廣済堂, 2012:145.
注释
1 野田佳彦政府 (2011.9.2~2012.12.26) , 执政482日。
2 9月10日确立“购岛”方针 (所谓的“平稳及安定地掩护和管理”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 , 9月11日签署“购买”条约, 9月12日完成所谓的“地皮所有者”登记。
3 代表性成果有:姜跃春.日本“购岛”的紧张背景及中日关系展望[J].中日关系史研究, 2013 (1) ;翟新.日本民主党政权“国有化”钓鱼岛的动因[J].国际问题研究, 2012年 (5) ;金永明.日本“国有化”钓鱼岛行为之缘故原由及中国的应对[J].太平洋学报, 2012 (12) ;罗国强.日本“购岛”之举的国际法效力解析[J].当代国际关系, 2012 (10) .
4 长岛昭久和石原家族相交甚笃, 系石原慎太郎次子石原良纯儿时的玩伴。在石原慎太郎宗子石原伸晃决定辞去日本电视台政治部参加众议院选举时, 石原良纯要求长岛帮忙。在石原伸晃胜利当选后, 长岛担当了其三年半的公设秘书。
数字经济智库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做事数字中国培植,做事“一带一起”培植,加强数字经济培植过程中的理论互换、实践互换。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起”培植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培植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当名誉院长,有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