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到一个朋友的文章才知道,持有32个以太坊可以在ETH实现2.0的时候挖矿。于是我就想去理解下这个挖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由于买矿机挖矿的投入本钱太大,一贯没有参与,因此看到这个持币挖矿,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想一探究竟。
根据以太坊2.0白皮书的描述,新以太坊代币名称是BETH。那么,想要得到这个代币可以白特幂给出了如下三种办法:

我以为大家最关心的可能还是通过质押的办法得到BETH,所谓的质押便是参与者最少须要投入32枚ETH,以1:1的办法质押成BETH(信标链以太币)后参与验证(或者在交易所或者托管做事商处小额参与),而这个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
我们投入的因此太坊,但是收到的是BETH,因此终极的回报率也是基于BETH的根本上。
我们来说说回报率的问题:
根据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当有100万ETH 1:1 兑换成BETH,并参与以太坊2.0验证时,每年最多产出181,019 BETH,则年化收益为18.10%。
在现实情形中,以太坊2.0需质押200万ETH才能启动,因此第一个参考值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这个年化收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
X/1000000=(Y/181019)^2
个中X是参与质押的ETH数量,Y为BETH最大年产出数量。
关于这个问题,以太坊社区有人提出过质疑:
大略翻译过来:"看起来,第一批验证者须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32ETH按当前的价格算便是6000美元,为什么我要拿6000美元,然后烧掉它们来换取代价不明的东西?"。
以太坊2.0共分为三大技能:分别是:分片技能、权柄证明,以及新的虚拟机。
七个阶段,分别是:信标链、分片链、实现愿景、轻客户端状态协议、跨链发送交易、与主链安全性紧密耦合、指数级分片。
我们这里暂时只谈论信标链,也便是质押ETH得到BETH这个阶段。
ETH2.0的中央便是环绕信标链展开的,信标链最初可以折衷多达64条分片链,在2.0的白皮书中,将信标链描述为以太坊2.0的指挥和掌握中央,可见其主要性。
信标链的早期迭代被设计得尽可能大略,因此 Phase 0 阶段将没有虚拟机 EVM,也不支持智能合约、账户和资产转移,同时也没有包含任何分片。
BETH将是信标链上的新token,当前以太坊主链上的数字资产ETH将无法在ETH 2.0 的链上利用。
信标链采取共识规则,对不老实的验证人实行***,并充当各个分片之间的链接枢纽。每个轮次(64个区块或者6.4 分钟),信标链将对验证者进行混洗,并将他们分配给一个分片。分配到一个分片的一组验证者被称作委员会。委员会由 128 名成员组成。
这意味着每6分钟信标链就会重新混洗、选取一次,选出下一个六分钟里承担职责的委员会。
在 Phase 1阶段,信标链将为1024个分片分别指定一个验证者委员会。这个方法看起来思路清晰但是实现十分繁芜。它涉及多阶段随机数天生以及可验证的延迟函数,以进一步阻挡操控委员会操控的企图。
如果信标链Phase 10功之后,就将启动Phase 1,那个时候市情年夜将存在2个以太坊,一个是ETH本身,另一个将是BETH,但是目前来看,还不知道BETH的代价到底多大,我说如果哈,如果我们将 ETH 按照 1:1 办法兑换 BETH。原来的ETH 将被销毁,从而产生新的 BETH。
如果到时候BETH的代价没有得到更大的提升,或者是无法达到ETH的投资回报率,我们又当如何呢?
但是归根结底,目前的2.0还是很值得期待的,Staking作为ETH 2.0的重大功能之一,我相信它该当不会让投资者失落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