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华人色谱学会(CACA)主席骆初平博士
仪器信息网:首先能否请您先容一下您在色谱方面的职业经历?
骆初平:大略来说,这是一个从“利用者”到“制造者”的发展进程,也是一个“边学边干”的进程。

色谱科学是剖析化学的一个分支,却是一个很广泛的领域, 详细来说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柱色谱、纸色谱和薄层色谱、超临界色谱等等。高效液相色谱如果依据固定相分类可分为反相色谱和正相色谱等;而根据分离事理又可分为离子交流色谱、体积打消色谱、分配色谱、吸附色谱和亲和色谱等等。
犹如所有化学专业的同仁和学生一样,我最初打仗色谱技能是在大学本科期间。而第一次将色谱运用于科研是上世纪80年代在南京大学就读硕士期间,当时的辅导老师陈汉文教授从加拿大寄回了一些纸色谱,用于有机膦化合物的分离。第一次从事高效液相色谱和柱色谱方面的研究事情则是在北京大学事情期间,当时黄春晖院士课题组开始关于富勒烯的研究事情,而我则卖力富勒烯的合成、分离及剖析方面的事情。当时曾经装置了约1.5米高的柱色谱用于富勒烯的分离,同时与孙亦梁教授互助,采取高效液相色谱对付富勒烯及其衍生物进行剖析研究。之后在乔治城大学期间,我开始独自操作色谱仪器并开始“介质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的研究。当时须要合成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并进行分离剖析事情,险些每天都会利用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这些都为我后来成为色谱技能“制造者”这一转变打下了坚实的根本。
在加入赛分(美国)公司后,我开始从事并主管色谱填料的研发与生产事情,涉及到了离子交流色谱柱、体积打消色谱柱、反相色谱柱、正相色谱柱以及固相萃取等的研发。而期间参加的会议、展会以及对用户的拜访则进一步拓宽了我的视野和知识。嗣后在Waters公司事情的五年期间,我又对超临界色谱及萃取技能、薄层色谱与柱色谱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y公司则紧张卖力基于核壳硅胶(core-shell)的新型色谱填料的研发事情。
仪器信息网:北美华人色谱学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能否请您先容一下这个学会成立的背景与目的?目前规模如何?成员都来自哪些运用领域?
骆初平:北美华人色谱学会(CACA)是一个成立于2008年的非营利学术组织,学会的所有成员均为无报酬的志愿者。日常管理由现任主席、前任主席、候任主席、秘书、财务及网络管理等职员主持。下设八个委员会,包括会员管理、视频讲座及会议、评奖、公共关系等。每个委员会的事情均向管理团队申报请示,管理团队则向由18名成员组成的执委会申报请示。执委会目前有大学教授4人、自主创业的4人、来自美国FDA和自然科学基金(NSF)各1人,别的则均为各大制药企业、色谱仪器与产品公司的资深研究职员。活动经费来源于企业的资助。
如前所述,CACA成立的初衷是希望为在美从事色谱剖析事情的华人学者、留学生供应一个联系互换的平台,也为在美创业的华人公司供应一个产品展示的平台。成立九年来,经由第一任主席杨彦博博士(2008 -2012, BioPharmaDev公司创办人)、第二任主席叶茂春博士(2012-2014,MilliporeSigma公司色谱产品研发主管)和第三任主席江涛博士(2014-2016,马林克罗特院士)三人卓有成效的努力,CACA创会的宗旨更为详细地落到实处:我们为CACA会员供应了一个职业培训和社交机会的平台;以评奖办法褒奖了从事色谱科研事情的年轻科学家及青年学生;以视频讲座和视频会议的办法促进了色谱科学技能的互换与发展;其余还为CACA会员供应了一个在环球范围内能够相互之间及与企业之间进行互换互助的平台。
目前,北美华人色谱学会拥有1100余名会员,事情领域涵盖食品、制药、环境检测、体育等多个行业。CACA会员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北美地区。由于会员所在地域较为分散,北美华人色谱学会紧张通过一年一度的Pittcon会媾和两年一度的HPLC会议组织干系活动。
仪器信息网:您是从什么韶光,基于什么缘故原由出任CACA主席的? 北美华人色谱学会都会举办哪些学术活动?在您任CACA主席的这几年韶光,有哪些事情设想与操持?
骆初平:我的任期是从2016年7月开始的。自2008年北美华人色谱学会成立伊始,我就一贯在为学会的发展壮大而努力,能够有机会为自己的同胞做事可以说是我出任学会主席的缘故原由。目前学会的学术活动紧张是通过视频讲座和视频会议进行的。视频会议紧张以各种色谱的运用为主题,例如亲水浸染色谱(HILIC)的发展史及其在药物剖析中的运用等。
本界学会的事情目标包括加强视频讲座和系列视频讲座的开展;加强职业培训和帮助会员特殊是留学生的就业;促进会员间的互助;只管即便促进与中国大陆从事色谱事情的学者、团体及公司的互助;并通过以上事情来吸纳新会员。
仪器信息网:当前在北美,色谱学研究的热点是什么?海内色谱学的研究水平与西方比较是否有差距?
骆初平:色谱科学是一门运用性很强的剖析化学学科,其研究热点与不同行业对剖析和分离的需求密切干系。以制药家当为例,制药家当可以说是目前推动色谱技能发展的最大的原动力之一。制药家当对降落本钱、高速高效剖析的哀求促进了UHPLC仪器的发展,也促进了Core-Shell固定相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了超临界色谱技能的更新换代;而更小粒径的次微米固定相的研究也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受制于仪器及装柱设备及筛板等硬件方面的不敷。另一方面,剖析工具的变革,例如愈来愈多的极性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等,哀求色谱固定相从以往的反相为主向越来越多地方向于向亲水性色谱、离子交流色谱等方面转化。而对微量样品进行剖析的需求则促进了毛细管色谱技能和微流控技能的发展。目前,运用色谱技能捕获各种疾病标志物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对付海内与西方的色谱学的研究方面,我个人认为不是“差距”而是“差别”。我曾经拜访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实验室,以及上海、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天津、石家庄等十几所政府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印象最深的是海内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并不比国外的差,一些实力强的实验室的仪器乃至要好于很多国外实验室。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海归及本土培养的色谱技能专家也填补了曾经的断层。但是,如前所述,色谱科学是一门“运用型”学科,如果制药家当还是以小分子药物为主,很难想象有多少动力去发展生物大分子剖析分离的技能。
如果说有差距,根据我个人拜访海内30多家制药企业实验室的经历,便是制药家当色谱仪器操作职员的均匀专业水平上的差别。但这些是可以通过培训进行填补的,例如仪器信息网等组织的各种培训及讲座便是很好的办法。
仪器信息网:北美华人色谱学会与中国海内的色谱学术界有哪些互换与互助?这些是出于什么目的?未来的互助会有哪些重点方向?
骆初平:北美华人色谱学会自成立伊始,除了得到了北美色谱界的大力支持外,就已经得到了海内剖析化学,特殊是色谱科学方面的著名教授们的大力支持。张玉奎院士一贯是我们学会的执委会成员之一,江桂斌院士、陈洪渊院士、许国旺教授、关亚风教授、储晓刚教授、邹汉法教授、邓玉林教授、张丽华教授和刘虎威教授等都从不同方面给予了支持。
同时北美华人色谱学会还与业界的仪器信息网等进行了一系列互助, 例如去年就与仪器信息网共同举办了第一届iCC网络会议。
此外,北美华人色谱学会还得到了海内企业的资助,包括北京的莱伯泰克和迪马, 天津的博纳艾杰尔,苏州的纳微和赛分, 上海的安谱和月旭等等。特殊是北京的莱伯泰克公司和天津的博纳艾杰尔公司多年来一贯都在支持学会的发展。
可以说,没有海内色谱界专家学者的热心支持、没有海内企业的年夜方解囊,北美华人色谱学会就不可能有本日的造诣。作为回报,我们希望连续与海内学术界和业界加强互助,能够把我们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履历和技能与海内的同仁分享,共同促进色谱技能的发展。
仪器信息网:据悉CACA每年都会评比的“青年科学家”也面向海内的色谱学者开放,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骆初平:北美华人色谱学会的宗旨之一是促进色谱科学技能的发展,这就哀求我们冲破地域的限定。另一方面,与成立伊始比较,北美华人色谱学会的会员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革,不再局限于地处北美的华人,而是包括了海内、喷鼻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欧洲等地的华人,更有一些非华人的成员,例若有名的亲水性色谱专家安迪·阿尔伯特博士就一贯是北美华人色谱学会的执委会成员之一。以是,“CACA青年科学家奖”也向海内的色谱学者开放。目前我们正在接管2018年度“CACA青年科学家奖”的申请,请符合条件的青年科学家可尽早报名(http://www.ca-ca.org/index.php/award)。除“CACA青年科学家奖”外,“CACA精良学生奖”也面向海内的研究生开放,今年的获奖者之一便是南京大学的别子俊女士。该奖项目前也正在接管2018年度候选人申请,请符合条件的研究生也可尽早报名(http://www.ca-ca.org/index.php/award)。
采访后记:
从前出国深造的骆初平,虽然事情单位换了几次,身份也由色谱“利用者”转换为色谱“制造者”,但从北美华人色谱学会成立至今,他却从没有改变“做事同胞、壮大学会”的初衷。无论是线上的技能互换讲座、还是线下的“职业发展论坛”、“互换晚宴”,包括每年“青年科学家奖”及“精良学生奖”的设立与评比,这些对付须要同时兼顾事情与家庭的人来说,付出的韶光与心血都不言而喻,但骆初平博士却已经坚持了近十年。学术互换、促进就业,北美华人色谱学会影响的不仅仅是留美学者和学生,还通过实地拜访、网络会议等多种互换形式积极参与到海内“色谱圈”内。相信在北美华人色谱学会浩瀚成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CACA还将连续发展壮大,海内外色谱学者日益深入的互换也将在未来连续推动色谱技能的发展。
(编辑:王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