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电巢APP的链接:
https://www.eda365.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3749&page=1#pid1706222

提到Smith chart,思绪不由回到2003年刚毕业的日子,先是4月初开始的SARS,还好SARS有板蓝根,最让我忐忑的便是在网络剖析仪上的测试;
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家A国公司Pulse有Buy and Resell的业务,先是Chip attenna,测试除过S21、Isolation等S参数外,还要测试Smith圆图,是有来自Andrew天线公司的小师弟Jerry(刚好今年鼠年)教我和师傅在HP8753E、Agilent E5042B(型号记不准了)实践操作和反复练习的,不管是Chart 还是Polar,个人始终以为数学领域能将繁芜的损耗用如此圆润的图形表达出来的,可能是一位长于工笔画的心思周详的跨学术的人...
后来基于RF filter、Splitter、Directional coupler、Isolator的设计测试,我花了较长的韶光在网络剖析仪上,不管是HP的、还是Agilent,乃至样板拉新购一款新的机型,我都要抽韶光去摸摸其界面、是几端口的连接、数据及波形读取和打印...
以至于后来Pulse北美、爱尔兰客户的工程样板设计及测试,大多数是经由我亲手测试出来的...测试了3年的韶光,听说了射频仪器对未婚人士的辐射后,我转行去做元器件工程师,在口试通过后,又加了一道射频和英语的口试,让我去做RF design,基于辐射的情由,我谢绝了台干的约请;后来到了Foxconn,包括台干在内的3个工程师,网分不熟的时候,会找我去做示范...
多年后,测试素养带给我的收益,转变成了实验室测试仪器的方案及能力培植,在huawei西研先后亲自主导建了两个实验室(第一个40平、第二个260多平)、打仗了多个本地化外协并推动建立的最近物理连接的一家民营半导体外协的框架协议签署和本地化交付的实现。
这些,大多数是基于Smith圆图的牵线,从手头事情做起,存心学习、踏实实践,相信生活的材米油盐姜醋茶都是付出的副产品;立时要过年了,顺祝看到帖子的各位同学朋友、电子爱好者2020鼠年快乐,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梦想一定会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