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一百年是聪慧的时期,而聪慧的时期,我认为是体验的时期,是做事的时期,机器将会取代我们过去两百多年依赖的技能和科技为积累的统统的东西。
马云真是这个时期互联网圈里神的存在,做为一个软件开拓成员中的老兵,对他这段话的感触更是非常之深。对付打算机技能和科技,只是这十几年,整体的发展已经让机器开始替代了很多原来须要资深工程师才能做的东西,而且,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我是从软件开拓还要采取瀑布模型的管理模式开始进入行业的,到十年后采取敏捷模式管理研发过程时:原来须要一两百人,一到两年完成的功能,现在可能是四到五个人,一到两个月就能完成。
中间经历的变革无不验证了马爸爸的话:机器将会取代我们依赖技能和科技积累的统统东西。
“三天需求调研,两天产品上线”的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刚刚发生不久。
我所在的团队是在一家致力于做企业经营做事管理咨询的公司,近期听说中国XX科学院XX所要做一个内控管理的平台。我们的业务职员在和对方打仗的时候,听说同时和对方打仗的还有包括用友、金蝶等老牌企业管理做事软件供应商。
当时对方对我们的资质是很有质疑的,但同时他们也创造用友等公司的产品比较标准化,对付他们这种有个性化内控哀求的、内部业务流程同时还比较个性化的需求,很难知足(定制化用度高)。
当时我们的业务卖力人问团队,有没有办法快速知足对方的哀求?由于这背后还代表了一批有类似内控哀求的企奇迹单位的机会。
很光彩的是,我们当时在做别的产品时,引擎部分可以拿来用。以是,团队做了这样一个安排:
第一、二、三天:
(1)A&B&C工程师,快速的将引擎做些调度,须要支持
流程可配置。页面可配置。术语可配置。(原来的引擎大部分功能都有了,须要一些调度)(2)D产品经理:深入客户,理解一下对方需求,每天回来与团队分享。分享时要解释:
对方的业务流程是怎么样的。对方对应的业务流程中的数据流是怎么样的。(3)E产品助理:与D产品经理一起,每天利用引擎完成的部分,将产品经理带回来的需求配置出我们认为的流程,并进行大略的测试。
很感谢团队之前在做引擎时专心而且靠谱,以是在第三天,产品经理将需求全先容完给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同时拿出了初版本给客户
第四天:
产品经理与产品助理带着产品一块去了客户现场,给客户进行了一系列演示。当然,客户提了很多问题和哀求。他们有的问题是在现场配置完后,让客户确认的;有的部分暂时不知道怎么办,将需求带回了团队后办理的。
第五天:
带着进一步优化的产品到客户处,让客户自己利用了产品走了几个他们的流程。同时,业务职员又与对方卖力人有了更进一步的打仗。
结果大家也该当想到了,我们拿到了这个订单,而且最近还有其余的一些机会再和我们联系。
这不应该是一个个案,有哪些技能能帮你也做的更好呢?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例子并不好,你们公司的引擎才是全体事情的关键。
我后面会先容一下近些年都有哪些技能可以同样做到类似的速率
WordPress + The7(或其它主题模版)
如果你想建一个网站,在PC和"大众号都能访问,同时在移动端也可以显示,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搭建出来的页面当代感还是很明显的。
优点:
这个组合可以很随意马虎的让你在可视化的环境下建起来前端页面,无需代码能力。在与用户谈论需求的时候,可以让用户很快的得到非常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安全性稳定性都很好,对付中小型项目或产品,比较适用。
缺陷:
如果有业务流程性的需求,搭建出来的系统并不能让用户直接试用,只能做为Demo展示用。当然,由于是Php开拓,同时支持Shortcode,未来开拓的本钱也不高。
WeX5
如果你想下个星期就要个android和ios的移动端产品,不妨看一看WeX5。它可以帮你快速的建起手机APP,通过大略的配置就可以天生你须要的各种UI,及对应的逻辑。如果逻辑不是十分繁芜的话,全体过程须要非常少的代码开拓。
上风:
Android,ios都支持;可视化开拓,不繁芜的App的话,开拓量很少;有一些模版,更提高了开拓速率。与H5合营,大大降落了APP的开拓本钱。
劣势:
对付专业化较强的运用,并不适宜,比如舆图类,视频播放类。。。
小程序工具
像Coolsite360,微尘等可以快速天生小工具的运用。在很多公司进行MVP验证,或给客户进行开拓的时候,都可以考虑。
Serverless型工具/平台
Serverless也不算是一个新观点了,但随着小程序开始火起来,轻运用被大家认可,Serverless又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野。
很多产品经理都可能碰到过类似的经历,有一个新的想法希望研发快速完成。但得到的回答可能是前端开拓多永劫光,后端开拓多永劫光,结果加在一起,可能是良久良久。
在现在和未来,对付业务不繁芜的需求,你可能可以自己来配置一下Serverless平台(阿里云开始支持了),同时哀求移动端或前真个H5页面,重新的“做事器”来“增编削查”数据,以达到你的哀求。
上风:
大大降落了做事器代码的难度和开拓速率。
劣势:
对付业务流程大略的,还可以,如果业务流程繁芜的,还是须要一定的架构和代码能力的工程师才能完成。
末了
相信现在也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工具,可以帮助到大家来快速的供应产品给客户,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我相信马总的话,未来靠技能积累下来的履历,将会由机器来取代。人类比机器强的部分,在于聪慧,在于体验,在于做事。以是,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在未来会越来越成为企业中的核心。同时,企业也会对产品经理提出更高的哀求。
大概有一天,我们研发一个普通产品上线的时候,只须要“一个产品经理,一个交互师,一个研发加测试职员”,用的人更少,韶光还更短。
本文由 @Louis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