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manage01 ~]# vim /etc/httpd/conf/httpd.conf CustomLog "|/usr/sbin/rotatelogs -l logs/access_log_%Y_%m_%d 86400" combined#-l 表示利用本地韶光#86400 表示切割周期[root@manage01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访问测试后可以看到日志目录下天生了按照日期命名的日志文件,韶光的表示形式如下
%A 星期名全称(本地的) %a 3个字符的星期名(本地的) %B 月份名的全称(本地的) %b 3个字符的月份名(本地的) %c 日期和韶光(本地的) %d 2位数的一个月中的日期数 %H 2位数的小时数(24小时制) %I 2位数的小时数(12小时制) %j 3位数的一年中的日期数 %M 2位数的分钟数 %m 2位数的月份数 %p am/pm12小时制的高下午(本地的) %S 2位数的秒数 %U 2位数的一年中的星期数(星期天为一周的第一天) %W 2位数的一年中的星期数(星期一为一周的第一天) %w 1位数的星期几(星期天为一周的第一天) %X 韶光(本地的) %x 日期(本地的) %Y 4位数的年份 %y 2位数的年份 %Z 时区名
自定义日志
apache默认给我们供应了三种类型的日志记录办法,安装完成之后,访问日志利用的是combined类型。利用我们在学习配置文件时打仗到的那些与日志有关的变量,我们也可以自定义日志
重启做事访问测试后查看日志

总结
apache日志的分类
日志切割的实现
如何自定义日志
重点:日志的分类,实现日志切割3分钟理解打算机发展历史-组团学和自定义日志
难点:记住两种日志的浸染,记住日志切割和自定义日志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