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资源和战略资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我国大数据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我国大数据发展现状
1.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例如,《“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企业。
2.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规模逐年攀升。根据《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47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5万亿元。
3.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我国大数据发展存在的问题
1.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但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采集、整理数据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准确等问题,导致数据质量不高。
2. 数据安全风险突出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风险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数据泄露事件,严重损害了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3. 数据共享程度低
我国数据共享程度较低,部分行业数据壁垒明显。这导致大数据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制约了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
4. 人才短缺
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但目前我国大数据人才短缺,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三、应对策略
1. 提高数据质量
加强数据采集、整理、存储等环节的规范管理,确保数据质量。加大对数据清洗、去重等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数据利用率。
2. 强化数据安全
加强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数据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3. 推进数据共享
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数据资源共享。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大数据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大数据时代,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我们要正视问题,积极应对,努力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相信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大数据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