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杀妻案告破,只管网络上沸沸扬扬的“化粪池”与“绞肉机”的调侃,案件的细节却仍险些不为人知,唯一清晰的一点只是,这次案件的破获中,DNA技能起到了主要浸染。而在我们这篇文中,将要先容的是DNA技能在更多的陈年大案的调查侦破中所起到的主要浸染。
撰文 | 傅毓涛责编 | 李珊珊
冥冥中总有些巧合令人不寒而栗,比如在犯罪史和犯罪生理学研究者们眼里,一些类似案件错综交汇的韶光线。

1986年5月4日
美国加州南部尔湾市一名18岁少女被强奸后杀害。身背12条人命和几十起强奸、抢劫的凶手做下末了一案,自此偃旗息鼓。加州作为过去淘金者的天国也称金州,美国女作家米歇尔·麦克纳马拉(Michelle McNamara)便在宣布中给凶手贴上金州杀手的标签。
1986年9月15日
韩国华城屯子一71岁老妇在回家途中被勒去世。谁也未曾想到,这只是5年内9名女性被害的序幕。警方反复调查仍束手无策。
1987年4月
美国西雅图市警方因证据不敷,开释了一名涉嫌多起凶杀案的油漆工人。该市郊区的绿河附近,数年来已经创造了至少37具妓女或流浪女的尸体。
1988年5月26日
中国甘肃白银市一23岁女性在家中被性侵并杀害。如果没有之后14年间9起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没有人会把这座偏远的西北工业城市与金州、华城和绿河里的猖獗联系起来。
1988年11月20日
循环到美国南加州,洛杉矶市格拉梅西公园社区的一名妓女被枪击中头部,后侥幸生存。已犯下至少8起类似命案的凶手因此消声匿迹了14年,从而得到沉睡恶魔的外号。
这些冰冷的日期和数字,浸透无数被害者亲友的彻骨悲痛,多少警察和刑侦专家为之辗转反侧,扼腕嗟叹。如果人们知道,以上每个凶手都在多个现场留下了毛发、皮屑、体液等物证,恐怕更会大惑不解––为何这些生物检材未能及时发挥浸染,甚至罪犯屡次作歹却长期逍遥法外?
反响上述连环杀人案的影视书本和网络。
上:从左至右,以华城案为原形的2003年韩国电影《杀人回顾》;2005年美国电影《绿河杀手》;2014年美国电视记录片《沉睡恶魔往事》;2018年长期追踪金州杀手的美国作家麦克纳马拉遗著《我将在阴郁中消逝》(图片来源:影视海报或书本封面)。
下:2013年起中国互联网天涯论坛上白银连环杀人案的谈论。
“证据”到“侦破手段”之旅
对生物检材的鉴定依赖从等分离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简称DNA)。上世纪50年代,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H.C. Crick)互助创造的DNA双螺旋构造,如今大概连中学生都耳熟能详。DNA分子的化学构造由称为核苷酸的单元组成。核苷酸分为4种,以英笔墨母A、C、T、G代表。一个范例人体细胞中的DNA可展开为长达2米的微细双螺旋链,含有120多亿个核苷酸,好比 120多亿个A、C、T、G组成天书般的线性序列。最前沿的研究已经揭示,犹如指纹一样,天下上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DNA序列,乃至在同卵孪生子之间也存在自身变异导致的细微差别。
左:沃森和克里克谈论DNA模型(图源:A. Barrington Brown)。
中:北京中关村落大街上的双螺旋雕塑(图源:科技快讯kjkxun.com)。
右:代表两个不同DNA样本的条带图谱(图源:维基百科)。
在法医学上,对检材样本中的DNA进行全序列测定过于昂贵且繁琐,实际运用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限定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样性技能(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各种限定性酶犹如剪刀,能在特定序列处割断DNA。大量酶切产物因片段长度和电荷互异,能在电场中以不同移动速率分离(又称电泳),经显色后形成的各种条带图谱可以区分样品来源。以RFLP为代表的多种DNA技能在八十年代已经成熟,但由于对样品数量和质量哀求较高,在前述案件里常常陷入“无法回答”(DNA = Does Not Answer)的尴尬田地。比如在绿河案的现场,技能职员实际只提取到很少量的原始DNA样品,在当时条件下难以实现高灵敏度的定性剖析。即便得到了足够的样品,末了剖析的结果必须与已知数据库进行比对。DNA毕竟不是邪术,不可能凭空爆出罪犯的身份来。如果罪犯的DNA记录不在数据库中,警方只能在疑惑人群里搜集新样本进行反向搜索,比较指纹等传统手段更加费时费力。华城警方在韩国法律追诉期要地本地续进行了570次DNA鉴定,40多万枚指纹匹配和百万人次的军警查抄。条件相对掉队的白银也采集了大量成年男性的血样,结果同样一无所获。而在极度重视隐私和个人权利的美国,这种大海捞针的手段乃至根本提不上台面。面对茫茫人海,警方一筹莫展之苦闷可想而知。好在人海中有些闪光的头脑,不断推动着生物和信息科学的不断进步,为办理这些陈年旧案带来了转机。1993年,美国生归天学家凯瑞·穆利斯(Kary B. Mullis)因发明多聚酶连锁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得到诺贝尔化学奖。这种类似“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般的PCR快速扩增技能,使得DNA检测灵敏度的难题迎刃而解。
左:美国生归天学家凯瑞·穆利斯。
右:PCR技能示意图(图源:维基百科)。
DNA剖析由此迎来了划时期的发展,尤其是丈量短串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片段长度技能的涌现。如果把人类DNA序列比作记载众神口述的天书,有些神仙显然是口吃得不轻。短串重复便是象ACACAC……AC或者GATAGATAGATA……GATA这样几十至上百核苷酸的位点。撤除同卵孪生之外,任意两人的多个STR位点长度全相同的几率极小,且相似程度取决于两人的亲缘关系。PCR和STR技能的结合使极微量DNA样品的快速鉴定成为可能。
上:美国联邦调查局推举利用的STR位点(Combined DNA Index System,CODIS)。
下:一个范例的STR剖析图谱(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001年,西雅图警方重启绿河系列女尸案的调查,那名被疑惑的油漆工当年的一份唾液样本被翻了出来。经由最新的PCR扩增处理和STR剖析,警方赫然创造该样本与多个从犯罪现场提取的体液完备匹配。曾经通过了两次测谎的绿河杀手,终于在11月30日栽进了DNA织成的罗网之中。
与追诉期赛跑
然而在大洋彼岸的华城,头两起案件刚刚超过韩国法律规定的15年追诉期。现在看来,韩国警方当时并没有很快从美国同行那里领悟到什么。
依旧民气惶惶的白银,在2002年2月5日一家宾馆的客房里等来了末了一名受害者。同年3月19日,不知是被绿河杀手落网还是白银的最新一案“唤醒”,洛杉矶的沉睡恶魔再开杀戒,遇害少女年仅15岁。
罪犯的猖獗和公众年夜众的愤怒还在持续,所幸科技的发展也没有停下脚步。早在1977年,英国生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就发明了DNA序列测定(简称测序)技能。随二十世纪末人类基因组操持的展开,DNA剖析从纯物理电泳丈量长度全面过渡到化学过程结合毛细管电泳测序的时期。基于DNA双链结合特性和荧光摄影的微阵列(Microarray)技能与基因芯片也风起云涌地发展起来。单核苷酸多样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等观点开始进入刑侦专家的视野。如果把粗犷的RFLP看作比较两部DNA天书里各篇文章的页数,STR便是特定“口吃”段落的是非,SNP则相称于详细比较有哪些主要字不同,剖析精度和广度都算得上鸟枪换炮了。
毛细管电泳测序的范例图谱和仪器(图源:赛默飞公司网页)。
既然DNA是遗传物质,如果比对序列信息足够准确充分,纵然没找到罪犯本人,也有可能筛选出罪犯的支属,乃至推断详细的血缘关系。特殊是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所含DNA的序列,与父系社会的家族姓氏有主要关联。同一家族中的近亲之间,可通过快速突变的SNP位点进一步加以识别。打个比方,天下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两个人的全DNA序列),硬要从森林里找到某片特定的树叶当然希望渺茫,但如果能够确定是哪一棵树(家族树),成功的可能就现实多了。运气好的话,DNA家谱剖析的深度乃至可追踪到详细树枝或推导分杈的形状。
基于Y染色体的树状家族性剖析示意。
2004年,加州全民公决通过69号提案(Proposition 69),开始对重案罪犯和特定嫌疑人逼迫进行DNA采集。六年往后,警方创造一名因造孽持有武器和毒品入狱的罪犯的Y染色体DNA与沉睡恶魔系列案件现场样品匹配,可他只有31岁,不可能是当年的罪魁罪魁。警方的疑惑自然转移到了他父亲自上。此人曾入狱十多次,却侥幸从未进入过DNA采集的范围。一名便衣警员伪装饭店做事员,搜集到他用过的餐具和吃剩的比萨饼,并提取到足够的DNA。比对结果终极确认,此人正是沉睡恶魔。有道是天日昭昭,该系列案件的唯一幸存者倔强地挺过22年的噩梦,终于等到2010年7月7日真凶落网这一天。
或许是受此启示,在中国有名网络论坛天涯,一位长期关注白银案件的有心人在2011年7月发出一则极富预见性的帖子。也正是这一年,白银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正式挂牌,并开始探索Y染色体剖析技能。
天涯部落中关于白银案的一则回帖。
然而白银和金州、华城一样,丰满的空想和骨感的现实之间依然长路漫漫。对付当时的考验本钱而言,网帖中的思路还是过于超前了些,警方的采样努力仍局限于本地的违法犯罪群体。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8月,沉睡恶魔被洛杉矶高档法院判处去世刑的两周往后,在迢遥的中国,一名行贿罪嫌疑人的Y染色体DNA被创造与白银案样本的全部27个位点吻合。专案组连夜搜集检测其家族里17位男性支属的样本,迅速确定了罪犯在家谱中的分支。在户籍信息高度透明的时期,剩下的排查已经没什么悬念。仅仅两天过后,2016年8月26日,白银凶犯落入法网,28年的追捕划上了句号。这个时候,新一代测序技能(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早已登堂入室。随着测序本钱不断低落和打算机软硬件的飞速更新,不但DNA数据库的规模呈爆炸式增长,搜索算法也迎来了革命性的进步。法医界的目光从人类Y染色体扩展到全部染色体DNA序列,即全基因组测序。大规模DNA家谱剖析由此迎刃而解。以前“部分符合”的尴尬结论,如今则意味着柳暗花明的机会。
一种新一代测序的图谱和仪器(图源:赛默飞公司网页)。
白银案告破的四个月前,创始金州杀手一称的麦克纳马拉意外离世,但她的遗著《我将在阴郁中消逝》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让警方心有戚戚。主持调查的警官保罗·霍尔斯( Paul Holes)创造了一份加州文图拉县法医克劳斯·斯佩思(Claus P. Speth)精心封存的案件DNA样本,特邀著名遗传家谱学家芭芭拉·雷-文特(Barbara Rae-Venter)互助重启调查。
这一次,他们选择搜索的是GEDmatch.com网站弘大的公开数据库。该站搜集了将近100万人提交的各种DNA数据以进行互助式家谱剖析。金州杀手的DNA返回了9份部分匹配的样本。警方得到样本身份信息后,通过进一步志愿测试,竟然找到了凶手的一名远房表姐妹,显然这是单靠以往的父系Y染色体剖析无法达成的。凶手家族谱系大致确立之后,罗网已然伸开,再结合年事、血型、蓝眼珠等信息,嫌疑人身份被迅速锁定。警方在监视其居住地的生活垃圾中和车门把手上都创造了与金州杀手完备匹配的DNA,遂于2018年4月24日实行逮捕。试图消逝在阴郁中的凶手已经73岁,终极现身在阳光下。
深度DNA家谱剖析由此在法医学上一发不可整顿。仅在美国,金州杀手被捕后一年之内,雷-文特等人就如法炮制陆续破获了50多起陈年旧案。个中引人瞩目的一宗是38年前科罗拉多州18岁少女被害案,可惜凶手已经因病去世去,留下的五味杂陈不言而喻。
更加遗憾的是此时的华城,全部案件的追诉期已经由去十多年。
在本文写作前一个月,2019年9月19日,韩国警方发布称,DNA证据确认了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已在1994因另一宗强奸杀人案被判处无期徒刑。随调查进展一点点公之于众,专业人士理解到该案侦破的技能细节,实在与18年前破获绿河案的手段无甚差异。之以是悬宕许久,与其深究客不雅观缘故原由,不如直截了当地承认,思想的局限和麻木,常比技能上的掉队更让人绝望。但DNA技能至少保障了高压之下的韩国警方没有造出冤假错案。况且,33年的穷追不舍断绝了凶手得到假释的可能,也算不幸中的万幸。正义大概会迟到,但究竟不会缺席。纵不雅观几起变态连环案件的破获韶光,最早的是已知嫌疑人的绿河杀手,其次是嫡系支属涉案的沉睡恶魔,再次是涉及父系远亲的白银案,末了从母系远亲锁定金州杀手。步步递增的难度犹如DNA技能的脚印,在日月牙异的发展中实现对“谢绝作歹”(DNA = Do No Atrocity)的崭新诠释。
再见,这些不配提及姓名的人渣们(图源:维基百科)。
网罗密布谁织就,此恨绵绵有绝期。愿生者倔强,逝者安息。
2019年10月28日
(利益声明:图5,图8系作者供职公司的产品。)
参考资料:
1. 《绿河杀手案韶光线》,西雅图时报2011年2月18日刊(https://www.seattletimes.com/seattle-news/timeline-of-the-green-river-killer-case/)
2. 《洛杉矶沉睡恶魔嫌犯的40年被捕记录》,美联社2010年7月10日宣布(https://www.deseret.com/2010/7/10/20127067/la-grim-sleeper-suspect-had-4-decade-arrest-record#los-angeles-police-investigators-collect-evidence-in-bags-during-a-search-at-the-home-of-suspect-lonnie-david-franklin-jr-on-friday-july-9-2010-in-los-angeles)
3. 《[实案推理]白银市系列强奸杀人案(转载)》,天涯部落帖子第7页( http://groups.tianya.cn/post-183558-587ebf1cfc52d517e5c5520a605ee126-7.shtml)
4. 《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嫌犯18日受审 被控四宗罪》,央视新闻2017年7月17日(http://news.jcrb.com/jxsw/201707/t20170717_1776887.html)
5. 《杀12人强奸50人,40年寻不到的金州杀手这样被抓了》,中国新闻周刊(http://dailynews.sina.com/gb/international/sinacn/2019-01-02/doc-iwxtktaw3547719.shtml)
6. 《金州杀手被捕一周年,家谱学专家连续破案》, Matthias Gafni,旧金山纪事报2019年4月19日(https://www.sfchronicle.com/bayarea/article/A-year-after-Golden-State-Killer-arrest-13779124.php)
各案的维基百科条款(http://www.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