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回原点操作是自动化掌握中常见的一个功能,用于确保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在每次启动或复位时都能回到一个固定的参考位置。个中的“负正负回原点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回原点策略,下面将详细先容这种模式的事情事理,以及它为何适用于大多数PLC和伺服系统。
一、负正负回原点模式事理“负正负”回原点模式,顾名思义,是指实行机构先向一个方向(常日是负方向,即阔别原点方向)移动一小段间隔,然后迅速反转方向(正方向,即朝向原点方向)。直至触碰到原点限位开关,末了再反方向移动一小段间隔以确认原点位置,终极停滞于一个精确的位置。这种策略能够有效避免因机器惯性、磨损或外界滋扰导致的原点定位偏差。
二、实现步骤1、初始设定:首先,在PLC程序中设置原点限位开关的输入地址,并确定回原点过程中的移动速率和加速度参数。2、负向移动:向PLC发送指令,使实行机构以预定速率向负方向移动一小段预设间隔。这个间隔须要足够远,以确保能够分开任何可能的滋扰区域,但又不能过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耗时和能耗。3、停滞并反向:当实行机构移动到预定位置后,立即停滞并反向移动,向正方向(原点方向)加速提高。4、检测原点:持续监测原点限位开关的状态。一旦开关被触发,表明实行机构已靠近原点位置。5、确认原点:为确保准确性,再次反向移动一小段间隔(称为“回退”),然后停滞。这个回退动作可以帮助肃清因触碰限位开关时产生的眇小过冲或抖动,提高原点定位的精度。6、定位完成:终极,实行机构停滞在精确的原点位置,等待下一个掌握指令。

三、优点与适应性1、通用性强:该模式不依赖于特定的PLC型号或伺服系统,只要具备基本的输入输出掌握和运动掌握功能,即可实现。2、灵巧性高:通过调度移动速率、加速度和回退间隔等参数,可以适应不同机器和工况的需求。3、可靠性强:通过负向预移和正向回退两个动作,有效降落了因外界成分导致的原点定位偏差。四、结论这种负正负回原点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在实际运用中,还须要根据详细的设备型号和工艺哀求进行调度。学习和节制这种模式可以帮助电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PLC和伺服系统的掌握。
PLC回原点的万能模式,适用所有 型号的PLC
http://bbs.plcj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9300&fromuid=250421
(出处: PLC论坛-全力打造可编程掌握器专业技能论坛)
#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