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线
40年过去,中国海军装备已跻出生界前辈行列
眼下,“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正在国家博物馆火热展出。在国防和军队培植专题展区的展台上,我们可以看到,海军现役的紧张舰艇模型排成整洁的两路纵队进行集中展示:打头的是辽宁舰和国产航母,094型核潜艇和093A型核潜艇、052C型和052D型驱逐舰、054型护卫舰和056A型轻型护卫舰、071型两栖船坞上岸舰、901型综合补给舰等紧随其后。阁下展台上还有鹰击-12A舰舰导弹、鹰击-12B岸舰导弹等新一代反舰导弹武器系统。这充分反响了海军40年来超过式发展的巨大造诣,也展示了海军正在日益增强的掩护国家海上安全和实现国家利益拓展的综合实力。

核潜艇和常规潜艇装备跨代发展
潜艇是水下作战的利器,也是大国海军的主要标志之一。冷战期间,美国海军重点发展以航空母舰为主的水面舰艇编队海空作战能力和以攻击型核动力潜艇为重点的水下攻击能力,而苏联则重点发展以各型攻击型核潜艇、多用场巡航导弹核潜艇和常规潜艇为根本的水下综互助战能力。1949年4月成立的公民海军早期曾经借鉴苏联海军培植履历,大力发展水下作战力量,自行打破了常规潜艇、核动力潜艇的设计建造大关,先后建造服役了多种型号潜艇装备。
核潜艇是大国海军的主要水下作战平台,也是大国实力地位的象征性符号之一。在很永劫光里,能够完备自行设计建造核潜艇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这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刚刚打破核潜艇建造大关,但总体技能水平不高。
弹道导弹核潜艇紧张携载潜射计策弹道导弹,是水下计策核力量的紧张载体,也是第二波次核反击作战的主力。在海军舰模展台上,我们看到了第二代094型计策弹道导弹核潜艇和093A型攻击型核潜艇,其整体战术技能水平已经达到了天下第三代核潜艇的水平。
中国海军除了装备前辈的核动力潜艇,还装备了多个型号的前辈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在展台上有第三代常规动力潜艇039型及其改进型039A/B型的模型。其静音性能不断改进,水下噪声辐射系数日益靠近天下前辈水平;水下综合攻击能力显著提升,可以在水下发射潜舰导弹、鱼雷、水雷等多种攻击型武器,对敌方水面舰船或潜艇等目标进行中远程攻击,整体水平已经进入天下前辈行列。
航空母舰实现零的打破
航空母舰是当代海上作战体系的核心成员。航母首先是一个活动的海上浮动机场,搭载各种类型、各种用场的舰载机以形成强大的海上制空作战能力,为舰艇编队供应强有力的远程空中掩护,并对敌方舰艇编队和潜艇以及岸基目标等履行快速空中打击,是当代海上体系作战的主要远程空中突击力量。同时,航母也是当代海上作战舰艇编队的中枢,与伴随掩护的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综合补给舰等组成大型航母作战编队,极大地增强了远海机动综互助战能力。
航空母舰是海军作战舰艇中体量最弘大、技能最繁芜、哀求最严格的大型作战平台,设计建造的综合难度最大,天下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建造航母。目前,只有美国设计建造了排水量8万~10万吨级大型航母,俄罗斯、法国、中国具备4万~6万吨级中型航母的设计建造能力,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具备2万吨级轻型航母的设计建造能力,印度勉强具备轻型航母的建造能力。
目前天下上在役航母有20艘,个中美国海军有11艘大型航母,俄罗斯海军、法国海军、中国海军各有1艘中型航母,意大利海军有2艘轻型航母,英国海军、西班牙海军、印度海军各有1艘轻型航母,泰国海军拥有天下上最小的航母“差克里·纳吕贝特”号。
2012年9月20日,海军在大连造船厂吸收了第一艘航母辽宁舰。2012年11月23日,中国航空工业自行设计制造的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上第一次成功实现着舰和起飞试验。经由几年的全面摸索和紧锣密鼓地开展各种科研试验,如今,辽宁舰已经初步形成作战能力。2017年4月26日,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下水,如今已经陆续开展了三轮海上试航,正在加快推进后续工程项目。
在海军展台上,辽宁舰和国产航母昂首阔步地冲在最前面,全面引领海军当代化舰艇编队开启新征程,展示了实现党在新时期强军目标、培植天下一流海军的强大物质技能根本。
驱逐舰实现天下领先的跨代跃升
驱逐舰是海军水面作战舰艇当中的主要成员,俗有“海上作战多面手”之称。驱逐舰常日配置反舰导弹、舰空导弹、反潜导弹、鱼雷、舰炮、火箭发射器、水雷等多种舰载武器系统,可以实行海上反舰作战、海上防空作战、反潜作战、对岸火力打击等多种作战任务,也可以实行海上护航、远海巡逻鉴戒、侦察、接济等任务。
改革开放初期,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开始批量列装国产第一代051型驱逐舰,但在役数量较少,而且战术技能性能与国外同期装备水平差距明显。051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3600多吨,仅相称于国外同期护卫舰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中期,海军和船舶工业部门集中力量,开始设计建造国产第二代052型驱逐舰,首舰哈尔滨舰和二号舰青岛舰分别于1994年和1995年加入海军服役。但由于部分国家对华武器禁运,海军当代化进程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一期间,发达国家海军陆续换装第三代驱逐舰,在吨位上打破8000吨乃至靠近1万吨,舰载武器系统全面更新换代,普遍采取制式化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配备大型相控阵雷达和中远程舰空导弹等。
为尽快彻底改变这种局势,进入新世纪后,海军和船舶工业部门联手互助,大力推进自主技能攻关,设计建造了国产第三代052C型驱逐舰。2004年,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第一批两艘052C型驱逐舰兰州舰和海口舰加入海军南海舰队服役。在此后的10多年里,052C型驱逐舰实现了批量建造服役,其改进升级版052D型驱逐舰也已批量建造服役。
2017年6月28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新一代万吨级大型驱逐舰首舰下水,这标志着海军即将拥有达到天下前辈水平的新一代多功能大型驱逐舰。曾几何时,国人还在倾慕周边国家的大型驱逐舰,如今,昔日被国人倾慕的工具却明显感想熏染到自己正在日渐后进。
改革开放40年来,海军驱逐舰走过了从马首是瞻的紧追慢赶到部分领先的跨加倍展,从远远掉队于国外同期同类装备水平到开始引领天下发展潮流,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海军的发展壮大,也充分印证了国家综合实力日益强大的发展进程。
护卫舰实现两型优化配置
护卫舰的作战用场与驱逐舰大致相同,但在吨位上和武器系统配置上明显弱于驱逐舰,在作战能力上要低于同期驱逐舰一个档次。在改革开放初期,海军的主力护卫舰是国产第一代053型及改进型护卫舰,只管数量上不算少,但综互助战能力偏弱。
进入新世纪后,海军和船舶工业部门设计建造了国产第三代护卫舰。2005年,054型护卫舰首舰服役,随后开始批量建造,如今已有数十艘在海军部队服役。在海军舰模展台上,我们可以近间隔不雅观察054A型护卫舰的英姿,尤其是舰艏32单元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让人振奋,展示了其强大的中近程防空作战能力,具备较强的海上反舰、反潜、防空、对岸火力打击等多种作战能力。
近10多年,054型护卫舰参与了中国海军多批次赴亚丁湾索马里海疆的护航任务,航迹远至太平洋、日本海、印度洋、地中海、大泰西等远海大洋。
在展台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海军另一型护卫舰056A型轻型护卫舰,它是056系列护卫舰的最新改进型。公民海军承担着保卫国家海洋国土、掩护国家海洋权柄等一系列任务。为此,批量建造了056型轻型护卫舰,大大提升了海上日常巡逻鉴戒任务能力和近海综互助战能力。如今,海军护卫舰装备已经形成中型护卫舰与轻型护卫舰的合理梯次搭配,全面优化了海军近海作战力量编成和布局。
海上作战装备体系日趋完备
当代海上作战是体系与体系的全面综合对抗,海上作战装备体系包括水下作战潜艇、水面作战舰艇、海上航空作战平台、两栖作战舰艇、岸基对海对空作战装备、海上保障装备、指挥信息系统等。
海军大型舰艇编队实行大范围、远间隔、永劫光的远海机动作战任务,一定离不开大型综合补给舰。大型综合补给舰堪称海上作战舰艇编队的“伴随保障基地”,紧张为舰艇编队供应食品、油料、弹药等多种作战生活物资的固态和液态补给。
改革开放40年来,海军的海上综合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从过去的小型油船、水船等单一类型补给保障船舶向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舰的全面跃升。我们可以在展台上看到海军新一代大型综合补给舰的模型。在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疆护航的舰艇编队中,每一次都少不了大型综合补给舰的身影。
在展台上还可以看到071型两栖船坞上岸舰的模型。这是海军在21世纪初列装服役的大型远海综合投送平台。071型上岸舰硕大的身躯和2万吨满载排水量,宽敞的车库和舰艉的坞舱及甲板直升机平台,担保了其强大的两栖运载投送能力。071型两栖船坞上岸舰批量服役,全面增强了海军远洋上岸作战兵力投送能力,也为远赴外洋实行反海盗国际护航任务、应急撤侨行动等供应了更好的选择。12月9日上午,在湛江某军港启航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疆实行第三十一批护航任务的海军舰艇编队中,就有昆仑山号两栖船坞上岸舰的硕大身影,这是该舰第二次和071型船坞上岸舰第四次实行护航任务。(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