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在2016年掀起了民办教诲上市潮,睿见教育、宇华教诲、民生教诲等8家内地民办教诲公司申请港股上市。美股市场也喜报频传,2016年在线教诲品牌51talk成功上市,2017年,截至《经济》发稿,已有中国学前教诲机构红黄蓝、青少儿英语教诲机构瑞思学科英语成功上市。此外,教诲领域的投资并购也从未停歇,四通股份以45亿元跨界并购启德教诲,科斯伍德以7.79亿元现金收购龙门教诲⋯⋯
业界人士认为,教诲成本市场的颠簸是由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并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履行的《中华公民共和国民办教诲促进法》(以下简称“新《民匆匆法》”)。该法的履行意味着以教诲为主体资产的民办教诲企业在A股上市从法律层面将予以放开。
教诲家当化之门终开启

根据新《民匆匆法》第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履行责任教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也便是说,对付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诲,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对付营利性的民办教诲,通过市场化机制吸引民间成本进入,同时加强规范管理,明确产权制度。从教诲行业的特有特点和市场两方面共同促进民办教诲的公正和发展。”君重成本投资经理伍信宇见告《经济》。
从1985年中共中心《教诲系统编制改革的决定》对民办教诲做出肯定以来,经由32年的发展,我国民办教诲终于从制度化、法制化走向了家当化。
以前在相称长的一段韶光内,教诲家当化是被业界诟病的。“教诲本是具有***属性的领域,加上‘家当化’的标签,按企业管理模式运作,一定违背教诲家当的分外规律,不利于教诲家当开拓和教诲均衡发展,久而久之会偏离教书育人的初衷。”互联网教诲研究院创始人兼首席研究员吕森林在接管《经济》采访时表示。
但实际上,教诲家当化能更好优化家当构造,对付减轻财政压力,根据灵巧的市场机制形成教诲企业的良好劣汰更能引发教诲创新的活力。
普华永道中国审计部合资人周喆也向《经济》表达了类似不雅观点。对付新法的履行,将更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民办教诲的康健发展,让企业专注发展壮大,通过投融资和成本运作等手段实现企业代价最大化;此外,对付教诲企业或机构,其办学性子和业务发展方向将更为明确。
“营利”“非营利”的忧思
根据《2016年全国教诲奇迹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种民办学校约17万所。而新《民匆匆法》的通过和履行,最为直接的波及主体是这约17万所民办学校和4825万在校生。
《经济》在随机调查中创造,不少民办教诲机构对新《民匆匆法》的变革和内容都不太理解。纵然有小部分人对该法持续关注,目前阶段也是在选择“营利”和“非营利”之间徘徊。
根据新法的哀求,选择营利性意味着将变更法人主体,之后的民办学校完备变成企业化管理。而且,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依法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法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选择非营利性,意味着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
曾参与新《民匆匆法》制订和修正事情的浙江大学教诲学院教授吴华在接管《经济》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情形比我们当初想象得还要繁芜。”营利性民办学校还好处理一些,只需按照法律哀求实行即可。而对付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处理,则面临很大的风险和严厉的寻衅。
有一种举办者除教诲目的之外,同时还想获取经济利益。吴华表示,这类人的营利动机并不会由于选择非营利性学校而消逝。但新法的规定却又禁止这类办学者获取经济利益,势必导致他们的目的与行为严重冲突。未来是否会许可他们在办学的同时采纳其他办法获取经济利益尚未可知,但这类情形对各界来说都是巨大的寻衅。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陈福在接管《经济》采访时也提出同样的担心:商家捐帮助学与投资办学是两个观点,也是两种目标,如果是办学肯定要追求利益,只是利益表示的办法不同而已。
各类无法确定的情形导致目前新法的实行情形并不乐不雅观。“一方面遍地所关于当地民办学校的详细履行细则并未公布,这对民办学校的未来发展具有不愿定性影响;另一方面民办教诲波及范围广、影响人数多,也不可能立时实行到位。”君泽君状师事务所合资人余苏接管《经济》采访时表示。
也正由于此,现在有一种辞吐:未来选择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不会太多。“毕竟很少有人能不为利益,纯粹做***,而且从成本层面的关注也会有所减少。”一位民办教诲举办者见告《经济》。
余苏认为,逐利条件下,成本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关注会有减少,这无可厚非。但匆匆使民办学校举办者选择非营利性的成分有很多,比如,以往其办学用地是划拨的,如果选择营利性,补交的地价本钱太高;或者他们希望得到政府的更多扶持政策等。
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诲促进民办教诲康健发展的多少见地》(国发【2016】81号)的哀求,未来将探索多元主体互助办学。比如,政府和社会成本互助的PPP模式等,这些都将为非营利性办学供应坚实的根本。
法律风险不可忽略
此外,余苏认为,民办学校对资产权属(学校举办者在举办者名下还是在学校名下)进行选择时也要考虑清楚。
不容忽略的是,个人作为民办学校的举办者至少存在四种法律风险。第一,不便于办理举办者变更手续。根据新《民匆匆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变更,须由举办者提出,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经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赞许,报审批机关核准。”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举办者是自然人,学校若有新投资者加入或须要变更实际掌握人,只能直接变更举办者。后续一系列的操作流程比较繁琐。若是营利性学校,如此繁琐地变更手续不利于实在时调度内部的管理构造,更不利于吸引外来投资者。但如果举办者是公司形式,则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的办法改变实际掌握人,能有效规避“交章不交证,承包经营”的法律风险。
第二,承担法律任务的范围难以掌握。根据教诲部《民办高档学校办学管理多少规定》第七条的规定:“民办高校的资产必须于批准设立之日起1年内过户到学校名下。本规定下发前资产未过户到学校名下的,自本规定下发之日起1年内完成过户事情。资产未过户到学校名下前,举办者对学校债务承担连带任务。”当碰着举办者对学校承担连带任务时,个人举办者的任务范围不好掌握。也便是说,个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财产都要对外承担无限(连带)任务。但如果是公司举办学校,其公司股东只需根据其对公司的出资额为限对外承担有限任务。
第三,举办者身份及出资份额依法不能被继续。若是自然人作为学校举办者,根据干系判例可以看出,继续人只能继续因该出资所形成的财产权柄,但对非营利性学校来说,这方面产生的财产权柄十分有限。若是公司作为学校举办者,股东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对股东身份的继续进行约定,如此一来,公司股东的身份和财产权柄都可以被依法继续。
第四,非营利性办学本钱难以核定。如果自然人作为学校举办者,个人资产并不完备独立,易与学校资产混同。如果是公司作为学校举办者,公司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程度日益成熟,其办学本钱更易得到认可。
“以是,我认为公司作为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更为妥当。”余苏表示。
与此同时,民办学校举办者还须要考虑清楚学校的未来发展计策和公司布局。这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公司的成本走向。
教诲板块市值将超万亿
新法未实施以前,教诲成本市场不同板块的情形不同。
A股紧张是非学历类教诲培训企业,职业教诲与教诲信息化是主流。比如,全通教诲、拓维信息、银润投资等。
新三板目前的教诲观点股将近100家,涉及行业包括校园信息化、高考志愿提报、课外辅导供应商(作文、英语、数学)、教诲设备供应商、高校课程体系综合做事商、学历教诲做事商(K12、国际学校、高职、中职等)、企业管理培训等。
美股市场经由2011年-2013年的股市大跌,学大教诲回归A股,双威教诲、安博教诲退至场外交易。如今剩下的有好未来、新东方、正保远程教诲、ATA、达内科技等。个中好未来、新东方在今年市值增长很快,属于龙头企业。
港股上市的教诲企业基本都是实体学校。“以人数和稳定的现金流为主,港股的投资者较为关注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包括人口红利、政策等。”周喆剖析说,今年,宇华教诲、民生教诲、中高教集团也集中上市。
伍信宇认为:“目前新法还在实行中,教诲领域的投融资没有发生实质的大变革。总体来看,民办培训机构会依然被成本市场看好,学历制民办学校在三年乃至更永劫光内还很难实现在A股的IPO。”
他阐明说,新法履行,非学历教诲机构直接管益,将以更快速率推进投资并购。同时,一大批未上市的非学历教诲机构将探索与上市公司互助进行IPO或直接IPO,教诲资产证券化将再次提速,并且将持续至少两年旁边。学历制教诲企业可能面临税费增加的包袱,而且其他的一些优惠补贴也可能会被取消。
周喆也表示,教诲领域投融资比较频繁,其本身带来的投资热也会延伸到其他新领域,进而往高下游延伸,细分市场很多。比如,为教诲企业供应做事的企业、财经媒体等。根据他在成本市场的不雅观察,估量在未来三年到五年,成本市场的教诲板块将迎来再一次爆发。
吴华也认为,往后成本市场会有一个巨大的教诲行业板块,其市值能超过1万亿。
条条大路通A股
A股比较于美股,其市盈率能高数倍。较高的市盈率能为公司得到更多的估值溢价。此外,在外洋上市,除投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外,鉴于外国股东对付中国教诲行业的理解与外洋教诲行业的不同之处,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影响。
对付拟上市企业,证监会哀求的A股IPO的盈利性和合规性须要重点关注。
“对付报告期内亏损的教诲企业,可选择许可尚未盈利但存在增长空间的美国市场上市。”周喆阐明说。
合规性,则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干系哀求,否则会形成上市障碍。2013年,新南洋以定向发行股份的办法欲收购昂立科技100%股权,但因昂立科技下属部分学校非企业法人的身份被证监会认定为资产权属不清晰,其部分办学场所未办理消防备案或验收不符合消防法规定也被证监会指出,进而被证监会反对上市申请。2014年,昂立科技新设以公司制的经营性教诲培训机构并取得办学容许承续原民办非企业法人企业的资家当务,对上海地区外民办非企业法人教诲培训机构进行剥离,并履行了消防备案程序。通过采纳上述整改方法,新南洋第二次发行股份购买昂立科技的方案才得以通过证监会审核。
“如果上市重组涉及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需经由证监会的严格监管与审核,对付上述盈利性与合规性等方面需谨严、重点关注,以避免对企业上市过程的潜在影响。”周喆表示。
新法出台之前,A股市场尚未有以民办学校或者教诲机构主体独立成功IPO的案例。为分享在A股市场上的成本红利,民办教诲机构采取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办法已成为市场的热点。
周喆认为,下述几种办法也可以为企业成功上岸A股做好准备。
首先,新三板可以成为教诲企业上岸A股的选项。“比较未上市的教诲企业,成功上岸新三板的公司,其财务规范性、企业管理、财务信息表露等方面能更为妥善地知足企业发展与监管机构哀求,有利于监管机构、投资者进一步辨别优质教诲资产。这是教诲企业在达到A股IPO哀求之前可以寻求的成本市场运作。”
其次,经由2017年上半年表露的交易来看,以纯现金办法购买教诲资产的办法也非常生动。比如科斯伍德以7.79亿元现金收购龙门教诲。“这种办法在教诲企业未达到单独A股IPO条件时,也将成为其踏入成本市场的趋势。”
再者,由于企业证照与资质在A股IPO审核过程中的主要性,对存在较为急迫资金需求的企业,建议教诲公司按照可进行一定程度风险切割的VIE架构的上市路径,寻求外洋上市机会。所谓VIE架构也被称为“协议掌握”,是指境外注册的上市实体与境内的业务运营实体相分离,境外的上市实体通过协议的办法掌握境内的业务实体,业务实体便是上市实体的VIE(可变利益实体)。邢帅教诲、学大教诲等均是先采取VIE架构在美股上市,待企业知足A股IPO哀求后再行拆除架构上岸A股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