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晖挂载NTFS/EXT4硬盘的方法,并不是我首先创造的,以是这里给出参考链接:
群晖下直接挂载WINDOWS的NTFS格式硬盘http://www.u-share.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147【修正事理】
事理很大略,便是修正群晖系统里面的一个文件:
/etc.defaults/synoinfo.conf
让系统把特定位置的硬盘,当成是esata外置硬盘,就可以实现热插拔了。

实现热插拔有什么好处?
(1)不关机直接改换硬盘;
(2)支持Windows的NTFS格式!
默认情形下,群晖是不支持内置硬盘NTFS格式的。
synoinfo.conf里面有两行信息,是用来设置硬盘插槽是内置还是位置的,默认信息如下:
esataportcfg=\"大众0xff000\"大众internalportcfg=\"大众0xfff\"大众
这些f和0是16进制数,代表对应的插槽,利用内置或是外置模式。把末了两位换成2进制,并且标出对应的硬盘插槽编号——从右到左:
esataportcfg=\公众0xff000\公众0xff0 [8][7][6][5][4][3][2][1] 插槽编号0xff0 [0][0][0][0][0][0][0][0]internalportcfg=\"大众0xfff\"大众0x00f [8][7][6][5][4][3][2][1] 插槽编号0x00f [1][1][1][1][1][1][1][1]
可以看出,在默认的情形下,前12个插槽都是内置硬盘,后8个插槽才会用作外置硬盘。一样平常家用的群晖NAS,不太可能用20个硬盘!
以是,就要修正一下数值,把前面的插槽改成esata。
举个例子,把第4个硬盘改成外置,esata对应的位置设成1,internal对应位置设成0:
esataportcfg=\"大众0xff008\公众0xff0 [8][7][6][5][4][3][2][1] 插槽编号0xff0 [0][0][0][0][1][0][0][0]internalportcfg=\"大众0xff7\"大众0x00f [8][7][6][5][4][3][2][1] 插槽编号0x00f [1][1][1][1][0][1][1][1]
1000的2进制,便是16进制的8;0111的2进制,便是16进制的7。改好保存重启,第4盘位就会识别成热插拔硬盘了。
理论上,可以只保留一个内置硬盘,用于安装DSM系统;剩余的其它硬盘都可以改成外置!
牢记!
至少保留一个内置硬盘!
至少保留一个内置硬盘!
至少保留一个内置硬盘!
主要的事情说3遍!
不同的地方,我更喜好用Linux自带的编辑器vi,而不是在Windows里面编辑文件。接下来,就写写详细修正的步骤。
示例:把第4盘改成热插拔盘
(1)用telnet连接群晖,用root用户上岸;
(2)转到对应目录,查看配置信息:
cd /etc.defaults/cat synoinfo.conf | grep portcfg
(3)用vi命令修正synoinfo.conf文件:
vi synoinfo.conf
(4)用键盘高下箭头,找到关键词:esataportcfg和internalportcfg。按小写字母i进入修正模式:
(5)把esataportcfg改成0xff008,internalportcfg改成0xff7:
(6)按esc键退出修正模式,然后输入:wq保存并退出编辑。回到网页上,第4个盘符已经消逝了:
(7)直接输入reboot,重启NAS:
(8)正常情形下,重启完成往后,就可以看到外置的热插拔硬盘了!
(9)每次热插拔之前,点击一下“退出”,就可以改换其余的硬盘:
【热插拔的优缺陷】
优点:
改换硬盘不用关机,支持NTFS/EXT4的不同格式的硬盘。
缺陷:
只能在“外接设备”里面查看信息,原来的“存储空间”里面是看不到外置硬盘的。
以是设成热插拔硬盘后,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按照个人的需求取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