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城市概况
概况: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辖2个区(三元区、沙县区),8个县(尤溪县、大田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代管1个县级市(永安市),市政府驻三元区。面积22965平方千米,七普常住人口为2486450人。电话区号0598,邮政编码365000,车牌代码闽G。市花三角梅、迎春花,市树黄花槐、红花紫荆。
地理:地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地势总体上西南部高,北东部低。西北部为武夷山脉,中部为玳瑁山脉,东南部为戴云山脉。海拔最高1858米,最低50米。
交通:三明沙县机场;三明站、三明北站;长深高速、莆炎高速、沙厦高速、福银高速、泉南高速。

高等院校:三明学院。
医疗卫生(三甲):三明市第一医院、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当地特产:沙县小吃、明溪肉脯干、尤溪金柑、九龙湖鱼干、郑湖板鸭、浩田板鸭、麻辣豆干、建宁莲子。
旅游景点: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金铙山、桃源洞、玉华洞、鳞隐石林、闽湖、宁化天鹅洞、清流九龙湖、淘金山、金湖、闽江源、仙人谷。
著名人物:朱熹,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东接福州,南邻泉州,西连龙岩,北毗南平。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所辖县市区十二个,为三明(分梅列和三元区)、永安、沙县,尤溪、大田,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泰宁、将乐。
三明的国土面积,在福建全省排名第二,幅员辽阔,人口总量280多万。城市名片就是:绿色宝库、聚宝盆。
三明市是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全市森林面积约占福建省的1/4,森林覆盖率76.8%,享有“中国绿都”、福建“绿色宝库”等美誉。三明是闽江、汀江、赣江的发源地,三大主干溪流贯穿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的3.5倍、全省的1.7倍。三明旅游景点和景区密度居“八闽之首”,拥有中国丹霞·泰宁世界自然遗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两个世界级旅游品牌和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建成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1个,受保护面积占全市面积的21.2%。全市有3个省级生态县、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111个省级生态乡镇、123个省级生态村获得命名。
三明不仅拥有着优良的生态,还利用悠久的传承,沉淀出了丰富的美食文化,如沙县小吃、大田大骨肉、三明熏鸭脖、宁化水酒、永安粿条等,这些乡土美味,无不体现着三明各地的乡土风情和热情好客。
福建九大水库
截止2011年福建省共有大型水库十八座。按库容量依次为水口水库、棉花滩水库、街面水库、池潭水库、古天水库、安砂水库、洪口水库、东圳水库、芹山水库、万安水库、东张水库、白沙水库、峰头水库、山仔水库、南一水库、沙溪口水库、惠女水库、东溪水库、水东水库。
泰宁是>那里/h2>
泰宁县(古属邵武府泰宁县)福建省三明市辖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的支脉杉岭东南,居两省三地市交界处,介于北纬26°33′-27°07′,东经116°53′-117°24′之间,北靠邵武,东连将乐,南邻明溪,西接建宁,西北紧贴江西黎川。年降水量1725毫米,年均气温17℃。金溪上游杉溪为主要河流。名胜古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明代兵部尚书李春烨府邸,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金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辖2镇7乡,111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畲、满、回、藏、苗等。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958年建县,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北宋时期更是创造了“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历史上共出了2位状元、54名进士、101位举人。加之绕城而过的金溪与山东曲阜泗水同样西流的灵异,宋哲宗皇帝于公元1086年将孔子阙里府号“泰宁”赐作县名,以示褒扬。
泰宁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运筹帷幄,指挥红军作战。境内存有红军街、东方军司令部、大洋嶂阻击战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2004年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8%,人均生产总值8616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增长6.9%。
2020年8月,2020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排名第1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