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有一种人,思考问题时总是没什么边界。
有一种角色永久认知不清的呆萌感,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天下里。
换了事情后,还把以前的职业习气带进来。总在一些奇怪的细节里琢磨、琢磨、琢磨。

看上去情商智商都不太好用,特殊傻。
偏偏,这个时期转弯太快,很多人不仅换了职业,还从传统行业转行到互联网、高科技公司等,以前的那些臭毛病却偏偏改不掉。
我管他们叫:“前任综合征”。
前•健身教练 现•网站主播
@举铁
就知道,你们走在街上都爱盯着帅哥美女。
我从来不看,脸太无趣了。
我都看他们的走路姿势,脑筋里就能勾勒出是用哪块肌肉发力。
男朋友的腹肌,经由我武断,从形状得手感都是人间极品!
前•图书编辑 现•新媒体编辑
@ch铭记ge
看到字句没对齐或标点用错就有上手改的冲动...
前•视频编辑 现•互联网运营
@木之洲
我火眼金睛。
开车的时候,习气盯着前窗风景看,看构图、看焦点、看字幕有没有错别字,看“视频”衔接有没有夹帧。
常常追尾。
还培养出的一个习气性动作control+S:
毕竟,一个后期最崩溃的事情,便是还没保存,鼠标箭头已经转圈,再点击鼠标,画面白茫茫。
转行做了互联网,日常看电视剧,甚年夜公司的宣扬片,还会盯着屏幕看构图、看画面转场、听声音是哪个声道。
当然了,Control+S的习气在哪儿都不能丢。
前•拍照 现•广告公司策划
@啊玖
上次隔壁部门同事拍抖音视频。
我那心,急得像猫抓心一样。
光芒那么差!
背景那么乱!
构图那么歪!
还拍得乐此不疲?
我把那人的手机抢了过来,想替他拍,差点被揍了。
前•护士 现•家庭主妇
@大楠
写东西时,先摸左上角胸前的口袋。
和别人握手都会盯着对方手上的血管:
细不细?
突不突出?
好不好扎?
杀鸡放血,比我老公专业。
前•政治老师 现•互联网在线教诲公司CEO
@大平
女儿10岁,教她怎么做数学题她不听。
我总忍不住脱口而出:“你这个小孩,辅导思想有问题...\"大众
她有学有样,一见我吸烟就嘟嘴唠叨:“你这个爸爸,辅导思想有问题!”
前•状师 现• 自由职业者
@89gogo
别名刺猬,永久挑刺。
和媳妇谈天时,都喜好找说话漏洞、找逻辑缺点
戴德媳妇不离不弃。
有个前同事更严重,朋友聚会时,聊着聊着就把一个新朋友起诉了...
前•程序员 现•coo
@小宝
QQ 谈天时每句话的末了都要加一个 “;”,是半角的分号。
听说一个人会四门措辞。
脱口而出:“是 Java、PHP、Python 和 Java 还是 C、C++、C#和 Objective-C?”
出国旅游在填表格的时候,在常用措辞里填上java(打算机编程措辞)
用了不顺手的软件就会说“ “这程序真够贱的”。
前•交通警察 现•公务员
@张华
坐公交车碰着交通堵塞,有种自己下车指挥交通开导路面的冲动!
前•新媒体编辑 现•网文作者
@小愚
现在最铁的朋友们,都是当年能给我供应选题的几个。
给选题的都是再造之恩人啊。
前•牙医 现•连锁店长
@羽羽
在大街上逛街看来来往往的行人,绝对是看人先看脸,紧张集中在面下1/3部分(当然整体的折衷也是有的):
哇这个是双颌前突!
噫这个是小颌畸形!
哎呀这个妹子笑线太高!
哇塞,她的颊廊宽度恰到好处!
前•军人 现•出租车司机
@国华
退伍十多年了。
坐火车卧铺,被子一定要叠成豆腐块才满意。
一天中午正在用饭,楼下几个小孩拿着哨子吹起来,我一听哨子声,立马放下筷子坐直了身体,一起用饭的同事都愣住了。过了两秒我反应过来了,不好意思地重新拿起筷子用饭,他们笑得饭都吃不下去了。
@钊哥
平时喜好跟人谈天,一次跟隔壁大妈聊她年轻时候的故事,从下午四点聊到了七点,从嘻嘻哈哈聊到我们两人一起声泪俱下,末了大妈留我在家里用饭,还想认我当干女儿...
前•生理咨询师 现•生理咨询师
@99night
闺蜜男友出轨了,她来找我倾诉,我立马就挺直腰杆,双手交叉。
开始利用生理咨询技能和她聊...
前•营养师 现•文案
@月月
无他,看到胖子就有一种让他们减肥的冲动。
前•做事员
@小雅君
现在不做做事员了,但每次出门用饭,有人喊做事员买单,我就会站起来做准备!
前•酒店礼宾 现• 创业中
@大头
以前在酒店做过两年礼宾,后来自己创业做公司,好几次从住的酒店出来,瞥见门口有人停车,本能走到人家车前,伸脱手,差点帮人家打开车门。
前•手机发卖 现•司帐
@菜菜
之前做过发卖,后来见约见陌生人时也会习气性提到:“您是坐车来的,还是走路来的?”“坐的什么车啊?”暗中打探对方的身份地位、购买能力。
实在,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
前•产品经理 现•准上市公司CEO
@匿名
当过十来年产品经理,后来创业当了CEO。
看什么都自带“产品思维”滤镜,万物皆是产品。
去餐馆用饭,别人挑菜系,挑口味,我挑的是产品体验。
开车,开的不是速率,是产品体验。
你问我天下的实质是什么?产品!
!
写在末了:
他们的傻里傻气里,藏着专业、激情亲切和研讨。
把一个行业的逻辑打穿之前,先要从最根本的事情做起,不断地反复琢磨。
在这个不断变革的年代,行业在更新,你会碰着前所未有的寻衅和颠覆.,主动自我迭代,才能不断刷新认知。
但,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去学习和练习,才能把行业的精华,内化成你职业生涯中主要的基因。
——我相信,无论时期怎么变革,笨功夫总是有用的。
有任何创业、职业、个人发展等问题,欢迎添夹盛盛助手个人威信:fsgogo ,抖音号:fs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