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 的兴起让人们第一次开始认识到所有权经济:即由用户拥有、运营、掩护、扩展自己正在利用的网络。越来越多的项目方开始这一理念带到了金融、社交、消费、社会等上层运用中。
Braintrust 在自己的白皮书中将其定义为一个去中央化的人才网络:一个由个人用户主导、为个人用户所拥有的人才网络,终极目标是取代传统的招聘平台。
但作为一款面向“零工经济(gig economy)”的招聘平台,从表面上看,Braintrust 和其他求职平台没什么差异,用当下流行措辞来讲:它是一款 Web2 产品。

通过引入 DAO 的理念和管理代币方案,Braintrust 试图通过极低的平台抽佣来得到市场竞争上风、寻衅 Web2 领域公司对用户的不公正。Braintrust 是更进一步地讲 Web3 的理念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例,与此同时,他也搭乘上开放网络和加密货币时期的“顺风车”快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 3.4 万名自由职业者加入了 Braintrust 生态,包括 Twitter、保时捷、高盛和耐克在内的环球性企业在平台上供应了 1500 个岗位。平台的 85% 的用户拥有自己的数字钱包,2021 年 12 月,Coatue 和 Tiger 以购买代币的形式为 Braintrust 投入了 1 亿美元。
Braintrust 背后并不是一个崭新的产品或商业模式,但通过将既有的商业模式和 Web3 精神相领悟,Braintrust 或许是将 We3 带入现实天下的一个积极的实践。
不过,叠加 Web3 的理念并不代表它一定比现有的替代方案更好,在 Braintrust 的发展过程中,仍有大量的寻衅须要面对。
以下为本文目录,建议结合要点进行针对性阅读。
Braintrust :Web3 融入 Web2 的商业实践。Web2 交易平台的“原罪”。Braintrust 如何运作?人才(talent)、店主(Employer)和连接者(Connector)、$BTRST 和 Braintrust 的 DAO 化管理。代币经济的风险与升级:通胀风险、代价累积和协议升级。如何得胜?一、Braintrust :Web3 融入 Web2 的商业实践Web3 最让人愉快的地方是它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以及移除“中介”后涌现的新代价链。
Braintrust 在自己的白皮书中将其定义为一个去中央化的人才网络:一个由个人用户主导、为个人用户所拥有的人才网络,终极目标是取代传统的招聘平台。
但作为一款紧张做事于“零工经济(gig economy)”的招聘平台,从表面上看,Braintrust 和其他求职平台没什么差异,用当下流行措辞来讲:它是一款 Web2 产品。
目前美国有将近四成事情者是自由职业者,其市场规模约 1.5 万亿美元。疫情影响加速后的在线、远程协作,让“自由职业”这一趋势更加长期化、固定化、普遍化, 自由职业者的数量和经济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当市场上有充足且多元的自由从业者供给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将部分职能外包,从而更加集中地培植核心业务能力。这种事情模式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并带动了自由职业者经济的增长,为传统雇佣关系带来了改变。
自由职业者和零工经济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已上市的零工招聘平台 Upwork (市值近 30 亿美元)在 2021 年 Q4 实现了 9.04 亿美元的交易额,以色列该板块的龙头公司 Fiverr 的交易额为 2.6 亿美元,市值也达到了 27 亿美元。
Braintrust 正是把握了发达发展的零工经济的趋势,通过平台的形式将天下各地的知识型自由职业者与 Nike、德勤、雀巢、NASA 等顶级公司进行匹配。Braintrust 的收益来自分成,一旦实现成功招聘,企业须要向 Braintrust 支付劳动条约金额的 10% 作为做事费,这一费率远低于 Upwork、Fiveer 、Toptal 等平台 30%~40% 的抽佣水平。
Braintrust 主页
而让 Braintrust 和 Upwork 等其他平台完备区分开来的点在于,它并不想成为一个“中介”。通过引入“去中央化”的理念和代币体系,Braintrust 试图借助 Web3 的力量让自己持续地保持低抽佣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上风。
Braintrust 开启于 2018 年,平台在 2020 年 6 月正式启动,它的早期投资人包括了 Variant、Multicoin、ACME、Hashkey 、Pantera 等,个中 Multicoin Capital 还投了很多类似的公司比如 Helium、Arweave、Livepeer 皆是用 Web 3 的手段全栈式地办理中央化带来的现实问题。
2021 年 9 月,Braintrust 通过 Coinlist 众筹 1100 万美元,并发行管理代币 $BTRST、开始以 DAO 的形式进行管理。它的早期投资机构们享有 Braintrust 22% 的代币,另有 5% 的代币被分配给了众筹参与者,别的部分则留给了早期贡献者及社区。
2021 年 12 月,Coatue 和 Tiger 以购买代币的形式投资了 Braintrust 1 亿美元。目前 Braintrust 的代币完备稀释后的市值为 8.96 亿美元。
Braintrust 专注于工程师、设计师、开拓者这三类人才,将科技类知识从业者和顶级公司进行对接,由于主打 Web3、去中央化的理念,以是 Braintrust 可以更随意马虎地吸引到这部分人的关注,平台上 85% 的用户拥有自己的数字钱包。
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 34,000 名自由职业者加入了 Braintrust 生态,包括 Twitter、保时捷、高盛和耐克在内的环球顶级企业在平台上供应了超过 1500 个岗位。Braintrust 官方数据看板显示:自 2020 年 6 月上线以来,Braintrust 统共完成了 2373 例事情需求对接,均匀每个事情项目的条约金额为 7.25 万美元(按照:项目周数 x 小时/周 x 小时费打算得出)。
Braintrust Network Dashboard
即便有自己的代币,但 Braintrust 始终遵照一个理念:好的代币经济可以放大一个平台的代价,但不能完备替代它。
以是 Braintrust 并不以代币勉励作为吸引用户的情由,更想从以下几方面来吸引知识事情者和企业:
Braintrust
同时,基于 DAO 的运营理念,持有平台 token 的 Braintrust 用户还可以参与平台运营的一系列决策投票。对付自由职业者们而言,当他们的收入和平台形成强绑定时,Braintrust 供应了一套机制来确保用户和平台之间的信赖不会因一些外部成分而遭受毁坏。
Braintrust 并不是一个崭新的产品或商业模式,通过和 Web3 理念进行领悟,对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型进行更先锋的改进。
但从商业实践的角度,它仍旧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去中央化的、由用户拥有和主导的交易平台能否比 Web2(由投资者所拥有的)交易平台更为高效?
Braintrust 并不能由于自己的 Web3 属性一定成功,它同时面临着 Toptal 、Gigster 、传统的人事代理机构,以及 Recruiter.com 等一系列来自 “传统天下”的强强敌手。
二、Web2 交易平台的“原罪”
“Your margin is my opportunity(你的利润便是我的机会)。”Braintrust 的创始人 Adam Jackson 借用亚马逊的创始人 Bezos 这一不雅观点来描述 Braintrust 的出发点和长期竞争上风。
作为连续创业者和投资人, Adam Jackson 有丰富的平台型产品创业履历,并在过去 16 年里参与成立了 4 家风险投资公司和 1 家资产管理公司。
2012 年,他联合创建了医疗做事机构 Doctor On Demand,融资 1.65 亿美元。2017 年,他联合创建了区块链资产管理公司 Cambrian Asset Management。Adam 也是 100 多家公司/项目的天使投资人,包括:Eco、Collective、以太坊、Bolt、Placer、Aktana、Skale Labs、Protocol Labs、JCTurbo、Apero Health、Rappive、MyTime、Automatic、Womply、Superhuman、Zenefits……
Braintrust 的联合创始人 Gabriel Luna-Ostaseski 曾创立面向初创企业的咨询公司 Upshift Partners,旨在为硅谷的技能公司供应发展和客户增长方面的咨询做事,其客户包括 humbtack、Uber、Lending Home、Metromile、Massdrop 等等。
Adam Jackson 和 Gabriel Luna-Ostaseski 创立 Braintrust 的背后是他们在 Web2 领域创业投资的深刻洞察。
过去 10 年间 Web2 领域出身了一系列影响人们生活的创新公司,人们日常生活基本都环绕着这些平台展开,一个范例的生活场景是:
一位纽约居民昨晚在 DoorDash 上点了晚餐、前一天晚上打了一辆 Uber 回家,由于下周的出行以是提前在 Airbnb 上订房。
即便经历了近期的美股大跳水,它们的总代价仍高达数千亿美元:
但这些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型同样存在寻衅:
为了形本钱身的网络效应,这些平台在其发展早期须要付出大量的成本来完成“获客、增长、留存”的不断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竞争的加剧不仅抬升这部分本钱,更可能让已经付出的巨大本钱都“半途而废”,范例如 Uber 与 Lyft 之战。
当平台的供给无法完备知足需求时,平台大概会对供给的质量标准做出捐躯,而对付平台上的用户来说,除了离开平台,他们没有其他选择,例如亚马逊从全自营到引入第三方卖家。
从收益模式上,成功的交易平台(marketplace)终极不可避免地走向广告业务,广告险些是被所有公司验证并采取的业务,但这严重影响了客户体验。
更主要的是,险些所有的交易平台一旦意识到平台上的用户/参与者被充分锁定而不会轻易离开时,就会提高平台抽佣率以增加利润。
以上情境险些会发生在每一个交易平台的发展过程中。
从用户公正以及平台可持续发展这两个角度,Adam 不认为 Web2 平台的高抽佣率收入模式是可持续的。
Web2 交易平台公司(产品)的很大一部分创新在于他们调动了社会化供给、为原有市场引入新的供需关系,市场规模也由于新的供需关系的加入而被抬升到了新量级:Airbnb 通过非酒店类型的住宿供给扩大了度假租赁的市场规模,出行市场的规模由于 Uber 的 “共享汽车”观点而不局限于出租车。
Adam 看来,大部分 Web2 平台的创新是对个人资源的货币化,但货币化的红利被平台“侵略”,助力平台发展的个人用户并没有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
再来看抽佣率攀升这件事。
虽然用户侧的体验很差,从公司管理层角度,提高抽佣率并不是坏事,成功提高平台抽佣率是一个极其主要的积极业务旗子暗记。例如,Fiverr 在其最近的股东信中着重标明了其抽佣率相较上一年提升了 140%。
Fiverr 2021 年第三季度收益
从平台的发展阶段来看,抽佣率的提升每每比业务真正站稳脚跟发生得更早,由于平台运营者们须要更早地向股东证明他们可以得到盈利。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平台不得不捐躯部分收益来供应一个较低的(但并不持续)的抽佣水平,以是提升抽拥水平的韶光再次被提前。
a16z 的 Chris Dixon 在Why decentralization matters文章中提到,在中央化的交易平台上一定会发生的环境是:
一旦平台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效应,并且他们很确定平台上的各方参与者:用户、做事供给方、乃至开拓者都开始对平台产生依赖,那么平台就会选择从“吸引这部分人”转向“吸取这部分人群的代价”。
Chris Dixon,Why decentralization matters
对提高抽佣率的一种正面阐明是:提高抽佣率可以证明“交易平台的代价正在增加”。
如果一个平台可以没有任何摩擦地、成功地将自己的抽佣率从 10% 提高到 20% ,那么证明他们的产品对用户来说变得更有代价了。
但是“没有任何摩擦”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前置条件,一旦平台的抽佣率提高到超过平台用户以是为公正的水平,就会为平台走向衰落埋下种子。
Benchmark 合资人 Bill Gurley 在《最佳平台定价策略》一文中阐述过一个十分经典的不雅观点:平台在设定抽佣率时的短视是十分危险的,短期内提高抽佣率能得到利润增长的正反馈,但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平台在长期保持上风,那么这一行为在计策上便是次优的,由于提高抽佣率可能会导致供需双方离开平台去探求替代方案。
Gurley 的建议是,平台不应该持续提高向用户收取的用度,而该当想办法从那些试图从你那里得到更多用户的人手中赚取更多收益,比如广告。
某种程度上,Braintrust 的 Adam Jackson 和 Gurley 持有同样的不雅观点,不论是从对用户公正的角度,还是平台持续发展的角度,Adam Jackson 都认为依赖抽佣对付平台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只不过他选择了 Web3 作为办理问题的工具。
三、Braintrust 如何运作
对付 Braintrust 平台的企业或个人用户来说,是否理解区块链并不影相应用,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 Braintrust ,无论是职位发布、推举人才还是投资、投票管理。总的来说,Braintrust 旨在办理传统招聘平台中存在的 3 个紧张问题:
(1)更公正的收费构造
Toptal、Upwork 和 Gigster 等招聘平台收取 30-60% 的高额用度,高额的抽佣比例增加了企业招聘本钱的同时,也减少了自由职业者们的实际收入,这并不公正。
(2)更优质的人才供给
Braintrust 专注于高等知识人才,所有用户都经由了点对点审核和 KYC 流程, 对付企业客户来说,Braintrust 将背调环节前置,为他们供应了一个经审查的、优质的“人才库”。而区块链技能显然也能够供应一个别系化的荣誉存储和追踪工具,提高招聘质量,这个我们后文会展开。
(3)利益错位
中央化的所有权构造造成了平台运营方和实际用户这两方在利益上的脱节,如果要长久地保持上风,就须要改变这种错位。
1. 人才(talent)、店主(Employer)和连接者(Connector)
除了人才(Talent)和店主(Employer)这两类人群,Braintrust 还引入了“连接者(Connector)”的角色,Braintrust 由这三个特定的利益干系者组成。每一位想要注册的用户都须要先通过平台的 KYC(用户身份审查),KYC 通过之后才可以成为平台成员。
从招聘业务链条上,连接者(Connector)可以看作是入驻平台的第三方猎头,可以是个人和组织,理论上,人才或店主也可以同时担当连接者(Connector)的角色。
店主发布的职位信息除了显示在潜在人才(Talent)的信息流,也会被连接者(Connector )们看到,当连接者通过定向推举实现成功人岗匹配后,Braintrust 会以条约金额为基准,褒奖给连接者们一定数量的平台代币 $BTRST。
“连接者”角色的引入坚持了 Braintrust 平台的动态流动和增长:他们不断约请新客户和知识事情者加入 Braintrust、帮忙招聘和匹配事情。
“连接者”也可以看作是 Braintrust 的一种 Go-To-Market 策略,其他平台所利用的“用现金换增长”在 Braintrust 这里变成了代币方案,这是 Braintrust 可以长期保持 10% 低抽佣比例的主要缘故原由。
企业店主和人才之间的对接则遵照 Bid-Ask 流程。“Ask” 即企业店主, 企业方提出他们须要的人才标准,比如技能、履历、地理位置、薪资等。合约自动将这些条件和平台上自由职业者的 “Bid” 去匹配,全体匹配过程全部由协议自动实行。
Braintrust 还许可店主和人才双方在完成项目后相互评分,得到 5 星评分后即可得到代币褒奖,除了作为收益,也可以算作是一种荣誉认证在链上保存。
接下来,Brainturst 还将系统化地搭建自己的链上荣誉系统。Web2 语境下,个人的事情历史、职业干系数据无法实现平台间互通,例如 Toptal 的资料无法在 Fiverr 中查询到,系统间的封闭让自由职业者无法拥有完全的荣誉认证,但这些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能得到办理。
和竞争对手比较,Braintrust 除了更低的抽佣之外,还足够高效:根据平台公开的信息,Braintrust 的匹配算法保持了 80% 的匹配率,可以在职位发布后的前 24 小时内将客户(公司)连接到 4 到 7 名自由职业者,全体匹配过程均匀用时 48 小时,作为比拟,该店主在其他平台上花费的韶光是 2 周旁边。
人才和企业之间的做事结算以当地法币进行,以避免 Token 支付的价格颠簸而影响收入。
早期,企业方以现金的办法支付给 Braintrust 条约金额的 10% 做事用度,这 10% 的现金作为“劳务用度”支付给帮忙搭建 Braintrust 的各个节点。在最近一次的社区管理投票后改为企业方先行给 Braintrust 的用度节点支付对应的法币,由节点卖力从法币转换为 USDC,再转至 Braintrust 在公开市场上回购 $BRST 代币,从而担保基金库平衡。
2. $BTRST 和 Braintrust 的 DAO 化管理
除了商业理念,Braintrust 自身的创立过程也让它本身更具社会实验的意味。现实天下中,并不存在一个名为 Braintrust Inc 的公司实体,全体 Braintrust 项目的构建紧张由五个节点来完成:
Freelance LabsHexOceanSnowForkAccelerated LabsMuses上述几个组织帮助 Braintrust 完成了从协议、代币模型设计,到早期营销、处理付款及货币兑换等功能的搭建,还包括了与 Nike、NASA 和美国宇航局等公司建立互助所需的、从 BD 到合规材料的所有准备流程。作为 Braintrust 的早期贡献者,这些节点组织享有 19% 的代币。
Braintrust 共发行了 2.5 亿个 $BTRST 代币,个中 54% 被作为社区勉励来坚持 Braintrust DAO 的运转。$BTRST 不用于支付,紧张用于 Braintrust 的管理和褒奖。
(1)管理
$BTRST 是 Braintrust 的管理代币,持有代币的人在 Vote 页面详细阐述提案,社区成员在 snapshot 上进行投票后,投票结果会被反馈到链上。社区成员可以针对 Braintrust 的路线图、用度方案、荣誉和代币机制等进行投票。
(2)办理争议
Braintrust 上劳动报酬的支付不在区块链上完成,平台暂时也不支持任何资金托管做事,以是对付存在劳动轇轕风险,Braintrust 并不能从冻结资金的维度进行争议折衷,但作为平台,在客户和人才发生冲突时展现平台态度又是必要的。
由于 Braintrust 的争议办理过程发生在链下(例如法律仲裁等),以是 $BTRST 代币管理机制是间接地在办理社区运营的争议。决议陪审团的参与者要么须要持有 BTRST 代币,要么须要被 BTRST 持有者评比为陪审团仲裁员。
(3)勉励人才网络
$BTRST 还被用于平台上利益干系者的勉励,紧张有几种紧张类型的贡献者可以得到社区褒奖:
连接者(Connector):将人才或客户推举给网络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连接者并推举人才。对付连接者的褒奖是现阶段 Braintrust 代币的最紧张支出。
审核者:卖力平台 KYC 的成员,他们筛选、审核平台人才库,担保提交认证的申请人符合 Braintrust 及对应公司标准,如果要成为审核者必须先完成 Braintrust Academy 的课程,并为此得到代币,然后在完成筛选后得到 $BTRST 代币。
人才(Talent):从注册开始,人才就会在不同节点收到平台的代币褒奖,例如补充完全的个人资料、参加平台课程、成功完成事情等。
项目捐赠:考虑到平台上的贡献者越来越多元化,Braintrust 推出了自己的勉励操持, 紧张分为三类:宣扬大使褒奖、开拓者褒奖以及内容培植类褒奖。来自 Coatue 和 Tiger 的 1 亿美元也被用于这一操持。
四、代币经济的风险与升级1. 通胀风险
白皮书中的这张插图很好地展示了平台上一个完全的照片流程以及 $BTRST 代币(图片中徽标的位置)是如何发挥浸染的:
Braintrust 白皮书
上图中标注“$”符号的位置对应的都是企业和人才的互动,就像他们在其他交易平台上一样,用事情换取现金。标注有 Braintrust 代币标志的地方则是 Braintrust 的代币经济和平台规则设定的结合:
连接者(Connector)褒奖,正如前面提到的,Brainstrust 用平台代币来支付自己的获客本钱;
和其他平台比较,在 Brainturst 平台,人才(Talent )不仅不用支付中介用度,还有可能在劳动报酬之外得到额外收益:当他们成功申请到事情岗位、并在事情结束后得到店主的五星好评时,都可以得到平台的代币褒奖。除了作为他们参与社区管理的凭据,$BTRST 的升值也为他们带来了潜在经济收益。
这里有一个奇妙的平衡。
平台上自由职业者和企业客户的快速增长增强了 Braintrust 作为平台的网络效应,但当平台上人才、岗位短韶光内大量增加、流利时,市场上流利的 $BTRST 数量也随之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 $BTRST 代币的通货膨胀:
如果只是作为平台活动的参与者(自由职业者、店主)而持有 $BTRST 代币,那么通货膨胀对币价的稀释并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多影响;
如果以金融投资、经济收益的视角来看待通货膨胀,则通货膨胀对付代币持有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上述两点不会过多地影响求职者和企业,由于 $BTRST 升值带来的经济收益并不是他们来到 Braintrust 的最核心目的,但对付连接者,$BTRST 的代价稀释一定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推动 Braintrust 运转、增长的动力,极度情形下,连接者(Connector)会由于看不到太多的经济收益而选择离开 Brainturst。
考虑到接下来早期投资机构锁定期结束后可能的抛售行为,$BTRST 贬值的风险彷佛在被放大。即便 Braintrust 为 $BTRST 设定了一个 2.5 亿个代币数量的上限来规避通货膨胀,但短期内则十分磨练金融投资者的心态。
空想状态下,作为社区管理凭据的代币,这一机制能够担保大部分 $BTRST 可以真正为须要 Braintrust 平台的人所享有。
但考虑到 Braintrust 能够坚持 10% 现金抽佣率关键缘故原由在于它用代币来替代现金的获客本钱,用 $BTRST 的增益来驱动平台增长,以是不考虑 $BTRST 为其持有者带来的财务代价是不现实的。
$BTRST 的持有人们可能希望这些代币随着韶光的推移具有直接的财务代价,但在此期间,它们对网络参与者具有间接的财务代价,紧张表示在以下三个方面:
社区管理。在 Braintrust 平台上,管理参与可以带来财务代价,由于它可能意味着 Braintrust 可以修正自己的抽拥比例,哀求企业支付更高的用度,这部分“利润”为社区成员所享有。应聘质押。客户和人才可以通过质押 $BTRST 来证明自己的参与意愿,从而在匹配过程中脱颖而出:例如,如果某位申请人通过质押 2 $BTRST 来得到优先口试 Nike 公司设计岗位的资格,但如果他没有参加口试,则代币会被没收。某种程度上,这是 Web2 平台所采取的广告模型的 Web3 替代品。职业福利。这一项内容暂时还没落实,但 Braintrust 网站已经暗示了代币持有者在未来可以享受到的利益:免费的职业教诲内容、软件或求职辅导等。举一个更直不雅观的大略例子:
对付纯粹出于财务目的持有 $BTRST 投资人,一个 $BTRST 代币代价 4 美元,则他所得到的实际代价也是 4 美元;
但对付 Braintrust 平台上的求职者,如果通过质押 1 个$BTRST 可以让他得到一份 7.2 万美元的事情可能性增加 0.01%,那么对他而言,此时 1 个 $BTRST 的实际代价为 4 美元 + 7.20 美元,即 11.20 美元。
这里并没有考虑到如果求职者没有得到这份事情的情形,只是对总体逻辑的举例。
此外,如果代币经济设计得足够好,也能够勉励纯粹出于金融投资目的持有代币的人积极参与到网络构建中。
例如,我持有 $BTRST 代币,但如果我不为 Braintrust 贡献新的人才或职位供给,那么我实际上在危害 $BTRST 的代价,此时的选择是:我是否该当将人才推举给网络,为他们竞标以帮助他们建立荣誉,从而在上述根本上,享受到 $BTRST 带来的收益?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2. 代价累积和协议升级
由于平台上代币和现金流动稠浊在一起,以是 Braintrust 的代币勉励机制经历过一次升级。
前面提到,Braintrust 是有几个节点团队共同搭建而成的。直到去年 9 月,Braintrust 才发布了自己的代币,但在那之前,Braintrust 又必须为这些节点的事情付费,以是在一开始,店主企业给 Braintrust 的 10% 的做事用度会直接流向这些节点组织,作为他们的做事用度。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Braintrust 给社区的勉励是来自基金库的单向支出,当基金库得不到供给时,勉励也是不可持续的。如下图所示:
支付的用度和代币之间没有联系
9 月,当 Braintrust 公开拓行其代币时,它去中央化并成为了 DAO,平台将管理权正式交到代币持有者手中。10 月,$BTRST 的持有者们投票批准了 Braintrust 代币经济模型的重大变更。
详细来说,“平台上的所有用度,包括当前的客户成功用度以及未来可能发起的任何其他用度,都必须以 $BTRST 支付,而不因此现金形式支付给节点。”
Braintrust 的快照投票
这并不代表企业用户必须持有 $BTRST 才能完成 10% 做事用度的支付。
在实际流程中,10% 的现金会先给卖力接管法币的节点(Fee Converter),该节点卖力将这部分现金转换为稳定币 USDC,并将它们发送到用度转换器的智能合约中,合约则会将这部分直接从交易所用这部分 USDC 来购买 $BTRST 代币,并将它们终极发送到 Braintrust DAO,以坚持代币的循环。
这种协议升级不会不断花费库存,而是会在每次得到 10% 的抽佣是完成基金库的自我坚持。节点们也仍旧会从 10% 的用度中得到报酬,但由于他们前期开拓 Braintrust 的付出已经得到了充足的现金回报,以是接下来,他们会完备以一个贡献者的角色投入他们未来的事情,并像其他人一样得到 BTRST 代币褒奖。
一个更加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协议升级后,Braintrust 社区已经在公开市场上购买了 14.5 万个 $BTRST 代币。
Braintrust Dashboard
作为一个 DAO,Braintrust 的数据也是完备公开的。
btrstinfo.xyz 用度查看器
btrstinfo.xyz 用度查看器是最范例的代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一工具来查看平台的客户支付了多少钱、何时以及为什么事情,即时 Braintrust 平台上的事情详情页,也可以是 Braintrust 的收入明细。
接下来 Braintrust 还将推出一个 Twitter 机器人,它会在推特上发布诸如“Nike 刚刚支付了 1,000 美元的发票,并购买质押了300 个 BTRST 代币”之类的推文。
五、如何得胜?
Braintrust 的理念实在很大略:抽佣最少的双边交易平台一定会在竞争中更具上风,而去中央化的、由用户完备拥有的平台更有可能抽佣较少。
须要再次强调的是,这并不虞味着具备 Web3 要素和精神的交易平台们一定会在竞争中得胜,它们仍旧须要供应出色的产品并完成运营市场所需的艰巨任务。
在一档播客节目中,Braintrust 的创始人 Adam 提到,一个交易平台收取的合理抽佣费率和它是否供应了独特的代价干系,一旦一家公司没有做到这一点,那它将很快被用户抛弃。Adam 举了 DoorDash 的案例,在他看来 DoorDash 日渐攀升的抽佣实质上是在“偷”配送职员应得的小费,以是这类公司将第一个“离开”。
不过这一论点有待商榷,由于这句话背后并没有考虑到产品繁芜性以及均匀订单代价(从绝对金额上 DoorDash 的抽拥并不多),这也是为什么不太可能存在一个去中央化的 Uber 或 DoorDash。
另一方面,Adam 认为 Airbnb 真实地为市场供给双方带来了巨大代价,并且它作为平台方抽佣比例合理,以是如果做一家 Web3 领域的 Airbnb,那么它要面临的竞争对手是十分强大的。
虽然分属于 Web 3 和 Web 2,但 Braintrust 正在做出与 Airbnb 相同的选择:抽佣最少的网络可以巩固它们运营的空间,并且在长期具有代价。很明显,这种理念并不一定意味着须要代币的参与,更多是创始人的主动选择。
以是回到最初的问题:由用户所拥有的去中央话的平台,能创造和开释更多代价?
根据 Gurley、Bezos 的不雅观点,极具竞争力的交易平台一定是可以将低抽佣率坚持得越久越好。Braintrust 已经做到了低抽拥率,它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持续保持这一上风。随着自由职业者更随意马虎通过 Braintrust 平台找到优质的、可持续的事情,那么 Braintrust 就会得到不断增长的正循环。
$BTRST 的代币供应了所有权和经济效用。那么对付平台参与者来说,他们须要明确“所有权”代价到底是多少?就目前而言,我们仍在评论辩论一个只发展了 18 个月的平台,它目前的总做事量为 3700 万美元,并且只做事于工程师、设计师和开拓者这些细分领域里的自由职业者。
一个极度的想象是:Braintrust 是否有可能覆盖所有人才招聘的需求?整合更多经济活动?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的数据,2019 年美国人才招聘行业的规模为 1510 亿美元。因此,可以大略预测环球招聘行业的规模约为 4500 亿美元。环球范围内第三方知识做事机构的收入情形是:德勤在 2021 年的收入为 501 亿美元,TCS 为 220 亿美元。大略加总后,我们可以粗略估计环球知识事情者的人为规模为 6000 亿美元旁边。
Braintrust 的抽拥比例为 10%,以是理论上,如果 Braintrust 能够打造一台机器,随着韶光的推移巩固环球灵巧的人才市场,那么它将有机会得到 600 亿美元/年的用度。总而言之,以上的预测是一个极度推论,并且在最乐不雅观的情形下,如果要实现这一预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可以预见,Braintrust 覆盖的领域将从开拓者、工程师、设计师这些行业向外延展。
切入德勤、普华永道和埃森哲等巨子所处的高端知识做事市场是一个选择,借助附加做事得到溢价,这些咨询公司常日可以做到 70% 的抽佣率。最近一位 IT 咨询公司出身的人正在研究一项建立新节点的提案,实质上是一个建立在 Braintrust 协议上的新创业公司,这一项目一旦通过就会得到上面的赠款项目的帮助。
在机遇成熟时,Braintrust 的框架也可以支持它和 Fiverr、Upwork 等蓝领类零工平台进行对抗,毕竟对付 Fiverr、Upwork 等平台上的人才而言,“得到更高的得手收入”这件事同样具有强吸引力。
在一定规模下,供应自由职业人才群体须要的做事和资源也具有代价,例如团体康健保险或退休金操持。
无论哪种情形,新节点都将受益于 Braintrust 网络在过去四年中建立的根本举动步伐、社区和资源。他们不须要再单独筹集资金来重新实当代币模型设计、协议设计和智能合约审计等,由于这些已经完成了。
他们将利用现有的连接器和验证器池,也不再须要融资,由于他们能够从 DAO 的基金库中直接得到启动资金。
在真正和 Web2 的巨子们交手之前,更现实的寻衅已经涌现:Braintrust 的代币在 Coinbase 推出后峰值一度达到 40 美元以上但又迅速下跌、不雅观看 Braintrust Academy 视频以获取 $BTRST 代币的机制遭到了机器人大军“薅羊毛”。
随着 Braintrust 的增长,一个好比今体量更大、更分散的社区也为 DAO 的管理提出寻衅。
Reference:
Can cryp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freelance tech worker job market?
Messari – Bitcoin crypto price, news, charts, and research
https://blockcast.cc/news/hashkey-interview-with-braintrust-exploring-decentralized-talent-market-opportunities/
作者:Packy McCormick;编译:Siqi;"大众号:外洋独角兽团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yxFSFv33BvlhD2lRWMp7Q
本文由 @外洋独角兽团队 翻译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