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思考,产品经理的核心是什么?
有人会说是,懂交互,懂用户生理,知道怎么推进项目等等。
但这只是产品经理的基本知识点,就跟研发要懂JAVA,PHP类似,只是事情技能。

评价研发是否足够精良,绝对不是懂java、懂架构。而是在项目开拓的过程中,用最少的韶光,办理最困难的问题,写下最高效的代码,却是最少的bug。
也有人说是具备好奇心、同理心、系统思维等等。
这些本色固然主要,但也只是根本之一。从根本到结果输出,过程还有千万个坑。如果在产品的机会判断上缕缕失落误,面对诸多问题,定位不到重点,而在纠结无关紧要的问题,导致团队的事情成效低下,面对困难短缺有效的办理方案,就算具备了这些本色的产品经理,实际事情中的贡献也是灾害。知识和本色本身,并不是一个卓越产品经理的标准。
三国演义里的马谡数读兵法,思维严密,是诸葛亮的高等参谋。他的才华和名气都很大,但为何成不了名将?他缺的便是领军一线的作战履历。
马谡是一个值得反思学习的历史人物,他的用兵方略参考了许多古人成功的履历,但是对精髓的领悟和结合实际情形利用还没到火候。这只是缺少实战的表现,不是谁都是战神韩信。
但他最晦气的第一次实战就碰着张郃这样的魏国名将,一个0履历的新人,对上征战疆场40年有勇有谋的大将,注定惨败。
挥泪斩马谡,是真的可惜。如果他运气好一点,多实战几次,将极大可能取代姜维的位置。
卓越的产品经理,一定是通过项目的实战,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看重每个项目的学习总结,敢于直面由于自己的无知和屈曲而做错的结果,在直面鲜血的过程,才能刷新自己的认知,思维和行动才能有所改变。
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领悟到别人无法从笔墨中学到的履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因此从项目的角度看,卓越的产品经理有以下三个标准:
敏锐的机会判断。准确捉住重点。总能找到有效的办理方案。可以总结为一个公式:
卓越的产品经理 = 敏锐的机会判断× 准确捉住重点× 总能找到有效办理方案
三点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这三个标准概括了一个产品经理卓越的事情结果——能敏锐的创造项目机会,带给团队方向。
在充满各种可能和未知的产品事情过程,如果抓不住重点,把次要问题或可接管的问题当做核心问题来办理,项目也只能原地打转。
只有捉住了真正的重点问题,并能找到有效的办理方案,产品才能一步步向前发展。
实际上,没人会以为自己所关注的不是重点,正是由于对问题理解的偏差,导致重点的把握失足误。这也是我经历了多个超预期的项目后的总结。大部分的案例在《 产品增长的万能等式:用户量=用户动机/行动本钱》和《产品核心事情方法:如何找到推动产品增长的需求点?》有先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稍后再看。
符合标准的产品经理,卖力的项目数据总能达成目标,乃至超出预期。接下来将重点先容若何才能做到敏锐的机会判断,准确地捉住重点,总能找到有效的办理方案。
1. 若何具备敏锐的机会判断嗅觉?
核心是做到心腹知彼。须要深入理解行业、用户、还有自身。
机会点是产品经理基于对行业、用户、自身的理解所做的决策判断。这些信息可能是通过网络搜索,找行业人士互换,做用户调研得来。
但是实际上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这类信息的理解会逐步加深。真正深入理解后,所做出的判断乃至会截然相反。
以是很多项目会在优化的过程中调度方向,与最初的设想完备不同。因此,节制足够的信息,是卓越产品经理的根本。
当我们进入新的领域时,短暂的行业与用户调研是远远不足的——浅薄的认知,会随着项目的推进被颠覆。准确的机会判断,须要足够的积累。一猜就对,每每是运气。我们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持续更新认知,改动判断,也能带领团队找到精确的方向。
敏锐的机会判断是产品经理计策方向思考的表示,而准确捉住重点则是实行力的第一层表现。
2. 准确捉住重点
抓重点,是产品经理和其他团队角色的核心差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找到很多问题,但是产品经理的核心事情便是要区分哪些问题是当前急迫须要办理,哪些可以暂时不管。
抓不住重点的表现是把可以接管的问题,对产品和数据影响极小的问题,乃至不是问题的问题,当做项目须要重点办理的问题。这样所带来的后果是,产品无论是上线1个月,还是1年,在数据与用户体验上,都不会有明显改变。韶光机会被极大的摧残浪费蹂躏。
如此严重的问题,为什么还会那么普遍?
紧张有两个缘故原由:
第一是为了延续产品的希望
产品上线后,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数据表现不佳,用户反馈一样平常,公司老板不满,团队备受打击时,四处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
此时找到问题,意味着产品有改进的希望;找不到问题即是无能,不专业。
因此,与其困难地网络事实和数据来剖析定位问题,不如产品经理快速的主不雅观判断,拍个脑袋就能定位问题来得更快更随意马虎。是个用户,都能说一堆问题,何况是产品?
第二是低估决策的繁芜性
这是一个常见的生理学陷阱:大部分人看到少量的不完全信息就可以快速得出结论,而这个结论大多都是不靠谱的。
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须要有充分的客不雅观事实或公认的理论依据,但是找依据本身便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事,如果产品必须要有一个结论,这时只要有零散的信息支持,再拍一下脑袋结论就出来了。
拍脑袋得到的结论,虽然不能证明是对的,但是也很难证明是错的,就抱着先做着看看的侥幸生理,胡乱的试来试去,终极只是在原地打转。
要在繁芜且充满不愿定性的产品事情中,捉住重点,我们须要具备以下两个原则和一个思维工具。
2.1 目标第一原则
服膺目标,多核阅要做的需求是否与达成目标有关。很多时候,无意中增加的需求点,仔细一想与目标毫无关联。只是我们看到了问题,就想要办理。实际上,并不能带来任何效益。这类问题在UI和交互上尤为普遍。这是曾经做过的一个项目,优化了半年,都是在不断改UI,数据自然也难有提升。
2.2 谛听原则,从别人的思考里找启示
接管自己的无知,关键问题每每隐蔽在视野盲区。多听团队中不同视角的考虑。自大每每源自于无知,要不得。
我的切身体会是,多次超预期的项目数据背后,我贡献的想法只占很小一部分。更多是让团队成员分享出自己的想法,包括产品、运营、研发、测试等等。多谛听并采纳别人的想法,还能提高团队成员的主人翁精神。
2.3 逻辑思维与批驳性思维工具,节制这些工具能避免在剖析问题的过程犯思维缺点
这两种思维工具的内允许多,详细不在这里展开。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逻辑思维(MBA轻松读)》、《批驳性思维工具》这两本书详细理解。如果产品经理不节制这些思维工具,将会迷失落在茫茫的问题之中。这里举一个我碰着的范例案例。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叫“唯礼”,参考了“礼物说”的模式。用户先付款购买了礼物,然后在微信上通过类似发红包的形式,把礼物发给好友。好友点击领取了礼物之后,再输入收货地址就能拿到礼物了。
当时有个同事郑重地提了建议,他说:“做好唯礼,不仅须要商品有上风,还要在内容端做好,让用户通过内容来认识这些富含卖点的商品,然后我们结合热点事宜、节日、还有送礼人的社交关系来进行营销,打造爆款,将送礼的场景和爆款打造相结合。”
这个建议,乍一看觉得是那么回事。但是再仔细一想,就会创造,这里的逻辑有问题。
如果按照这个建议所说,我们至少要重点做好这四个事情。
要建立商品上风。还要做好内容,让用户通过好的内容来理解商品的各种卖点。做好事件、节日还有社交关系的营销。打造爆款,将送礼的场景和爆款结合。这4个事情,实际上要做好任意一件的难度都极大。如果能建立商品上风,那么直接做一个电商APP就足够了。还做唯礼干啥?其余,我们纵然做好了以上这几件事,唯礼就真的能被用户广泛利用了么?这与唯礼的用户场景,利用动机有直接关系吗?
这个便是抓不住重点的常见案例。卓越的产品经理,便是要化繁为简,关注用户的核心动机,找出关键问题,撇开不是问题的问题。不会把大略的事情,做繁芜了。
当我们抓出重点关键问题时,摆在面前的将是终极寻衅。问题捉住了,办理方案呢?
3. 提出有效的办理方案
产品经理的核心事情内容,便是找问题的办理方案。刚刚提到,机会判断,表示了产品经理关于计策方向思考。抓重点,是实行力的第一层表现,那么提出有效的办理方案,是实行力的更深一层表现。
好的办理方案,专注于办理核心问题,没有多余的事情。就彷佛武术中的绝招,直击症结,没有多余动作。
但是产品经理每每是提出一个大而全的办理方案,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问题打包一起办理。
繁芜冗余的方案会导致项目推进效率低,节奏慢。
快,能决定项目的死活,这是我们血和泪的总结。
举个普通易懂的例子,如果你跟别人下围棋,别人走一步的时候,你却能走两步。那么你的无论若何都能赢。
我们曾经有个项目就由于慢了3个月,虽然数据还不错,但还是被停了。快,远比我们想的要主要。如果快与慢对项目没有差异,那只是由于我们要做的需求,对项目实际无关紧要。
项目要快起来,并不是让研发每天加班996,而是产品经理要提最小的可验证方案。
还举唯礼项目的例子。如果要验证给微信好友送礼的产品模式,我们最高效的方案是若何?
这个项目的产品经理,给我的方案是,要跟唯品会的各种系统打通,由于产品模式跟唯品会很大差异,还涉及很多前后真个改动。这个方案从设计到终极推进上线,估量要4个月。
实际上我们的目标是验证微信送礼的产品模式,最快的验证办法是,只要做好小程序,搭一个独立的运营后台,吸收到订单后,人工发货就行。这样不到一个月就能上线。接入唯品会那套自动化订单财务物流等繁芜系统的事情,在唯礼项目前期属于多余动作。由于,不接入这些系统,对唯礼的产品模式验证,没有任何影响。
产品经理的潜意识里是大而全的办理方案。方案出来后,我们须要服膺目标,不雅观察方案哪里是多余的,是否对目标有影响,能否删减,把大而全,改成最小可验证方案。
若何找到详细的问题办理方案,在《 产品核心事情方法:如何找到推动产品增长的需求点?》里有详细先容。个中先容的通过创新,侧面办理问题的思路是碰着困难问题时,找到有效办理方案的常见策略。而《产品增长的万能等式:用户量=用户动机/行动本钱》是从用户的角度来探求详细的办理方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查看,这里不再展开。
4. 末了总结
卓越的产品经理 = 敏锐的机会判断× 准确捉住重点× 总能找到有效办理方案
这三点可以作为核阅产品经理事情输出结果的考察标准。三点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卓越的产品经理能敏锐的创造产品机会,给团队带来方向。在充满各种可能和未知的产品事情中,捉住重点问题,并能找到有效的办理方案,推进产品一步步向前发展。
本文由 @莫志强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