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NFT快速走向大众的一年。年初,NFT还只是一种新潮的收藏品,通过天价拍卖进入主流视野;到年底,在技能和成本的支持下,科技企业、时尚公司、快消公司也纷纭发行自己的NFT,用不同办法试验其可行性。
随着NFT完成从一个高观点到无数个落地运用的进化,新闻机构也不甘掉队,《纽约时报》、美联社等国外媒体开始实行独家的NFT产品,并且有蔓延趋势。
本篇文章将从国外新闻媒体在NFT领域的探索入手,解析新闻机构入局NFT的收益和风险。

一、走进主流视野的NFT
NFT的全称是“非同质化货币”(Non-Fungible Token,NFT),从字面含义来看,“非同质化”意味着不可更换、无法分割。
我们熟知的各种货币,例如纸币,是可以被更换的。比如你花了一块,又挣了一块,总资产并没有变革。
但NFT则不同,我们可以把NFT想象成一张写有地址的纸条,与普通纸条不同,这个地址在区块链上天生,指向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地址追踪资产的所有权及其交易记录。NFT的发展离不开区块链技能的支持。
2015年8月,以太坊区块链平台出身,为NFT的发展和运行供应了根本。2017年6月,首个正式的NFT项目“加密朋克”(Cryptopunk)出身,并迅速成为投资和艺术圈身份的象征。
“加密朋克”系列头像统共有10000个,在手机上看,它们只是大略的头像,但成交价却十分惊人,例如该系列里的7523号作品以1170多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2021年,艺术家Beeple的NFT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以6900万美元成交价进入大众视野。这是一幅巨型拼贴作品,由5000幅不同的绘画构成。
不断冒出的巨额拍卖点燃了环球投资者对NFT的激情亲切,DappRadar数据显示,NFT发卖额从2021年7月开始涌现爆发性增长,9月达到峰值,整年总市值靠近250亿美元,同比增长三百多倍。
从麦当劳推出的NFT作品“巨无霸魔方”,到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d的NFT手游OUIS:THE GAME,过去一年里,我们见证了不同行业的有名品牌纷纭入局NFT。
为什么NFT能持续“破圈”?大概是由于,在无限复制的数字天下中,NFT试图授予数字资产稀缺性。
而在2021年的NFT热潮中,我们看到了NFT背后更多元的代价:社交属性、开放精神、名人与品牌效应。
这些代价,对付新闻机构而言同样意味着机会。
二、这些传统新闻机构纷纭推出NFT产品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新闻机构作为历史的记录者,拥有很多独一无二的内容版权,在推出NFT方面具备天然上风。
2021年,新闻媒体也开始试水NFT。最先加入这场游戏的是《纽约时报》。
2021年3月,《纽约时报》作家Kevin Roose将自己的专栏制成了NFT,并拍出56万美元的高价。[1]
《时期》周刊则将自己最具标志性的封面“NFT化”。个中,1959年1月19日的封面“时期太空探索”拍出约30万美元的价格。除了复刻纸质版,《时期》周刊还依托NFT进行了新的艺术考试测验。
2021年9月23日,该周刊推出名为“TIMEPiece”的系列NFT作品,收藏了来自40位艺术家的4676件作品。购买了该系列NFT作品的用户还可以在《时期》周刊成立100周年之前无限制地访问其官网内容。[2]
CNN推出了名为“改变我们的时候”的NFT项目,操持把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瞬间转换为数字藏品发售。该项目推出的首波NFT共两款,发行量各500个,每个代价25美金。
“过去,人们没有办法网络这些时候。用户常日可以在网上找到旧的图片和视频,但却不能拥有它们,也不能像印刷报纸或杂志那样展示它们。”CNN这样阐明推出该系列NFT的情由。[3]
美联社也即将推出一个NFT拍照作品的交易平台。第一批NFT拍照作品将于1月31日开始陆续发售,包括来自美联社拍摄的太空、景象和战役等主题的照片。
美联社还操持每两周推出限量版的普利策奖获奖照片。“175年来,美联社的拍照师用扣民气弦的图像记录了全天下的重大新闻,这些图像至今仍能引起共鸣。”美联社区块链和数据容许总监Dwayne Desaulniers表示。[4]
这些作品将在以太坊上铸造,交易平台则由区块链根本举动步伐平台Xooa构建,Xooa市场卖力人表示,这次互助将成为“虚拟天下与现实天下之间的连接”。
三、新闻机构入局NFT有哪些收益?
回顾新闻界对付NFT的初探,一开始多是试验性的,如《纽约时报》、Quartz等曾将关于NFT的新闻宣布转化为NFT;其后,将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作品“NFT化”成为相对主流的模式。
如今,以美联社为代表的媒体开始探索建立NFT交易平台,考试测验创造更多样的NFT产品。那么,新闻机构入局NFT,有哪些吸引成分呢?
1. 发行NFT作品,对付各大媒体来说最直接的回报是营销代价和拍卖收益
当前,新闻业面临没有足够的用户乐意为新闻付费、没有足够的广告商乐意为广告位付费的困境,而发行NFT作品,可以让新闻机构得到大笔收入用于采写更有代价的新闻。
例如,美联社就曾表示,拍卖NFT所得收益将用于推动真实、公道的新闻宣布。
2. 媒体拥有海量的原创作品可转化为NFT,从业者迅速意识到这是一条内容变现的路径
特殊是那些原创能力强、历史悠久的大媒体,积累了规模化的优质内容,这降落了入局NFT的本钱。
更主要的是,许多作品本身便是独一无二的,从信息传播角度来看,这些媒体内容的公共属性的确很强,彷佛没什么收藏的必要;但如果变成NFT,这些作品本身的独家性和纪念意义就会被大大凸显,一条NFT化的内容给媒体带来的二次收益,将远超过其首次发行渠道的单价。
3. NFT为数字新闻宣布的所有权供应理解决方案
《华盛顿邮报》的商业副总裁Jarrod Dicker认为:“NFT的代价在于将所有权带回媒体,并授予个人及其所创造的作品更多代价,除了能够获利,还能掌握内容的利用、容许和分发。”[5]
例如,在网络平台上,新闻机构无法主导新闻宣布的转载,很多时候流量收入大部分被平台获取,而开拓独一无二的NFT产品,则成为新闻机构增加收入的主要路子。内容产品的买卖边界会更随意马虎分辨,而不是模棱两可。
4. 出售NFT还有助于增强新闻媒体与用户之间的联系
当人们购买新闻类NFT时,买的是难以复制的专栏笔墨和拍照图片,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身份的象征,也是个体与新闻机构之间关系的证明。
过去,媒体和虔诚用户之间的联系是相对薄弱的,组织一次线下互换会,或者做社群运营,都是很费精力的事情;而反过来个人如果想证明自己是某家媒体的长期用户,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这种语境下,交易新闻类NFT产品就成为了媒体与用户之间进行强关联的一种办法。The Verge的副编辑Elizabeth Lopatto则认为,新闻业要从NFT的热潮中得到好处,社区感是至关主要的。他表示:“NFT是一种加密货币的支付凭据,铁杆粉丝可以通过购买NFT对或机构表示支持,并获取相应的社交代价。”[6]这也是对上述不雅观点的一种详细诠释。
目前,新闻机构的NFT产品也在拓展更多的运用处景。例如,《Vogue》新加坡版推出了“火焰裙”等15个NFT时尚产品,用户可以在一款名为Altava的时尚游戏中利用它们。中标者还将收到一份数字认证书,以及创意总监设计的NFT裙子的草图。
福克斯广播公司与《瑞克和莫蒂》(Rick and Morty)的创作者Dan Harmon互助开拓“有史以来第一个完备在区块链上策划的系列动画”,该项目背后有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7]
对出版和媒体行业而言,推出NFT产品只是依托区块链技能搭建生态代价链的第一步。未来,具备收藏、保值、流利等属性的NFT还有望与更多的新闻运用处景相结合。
四、发展新闻类NFT,这些毛病不可忽略
新闻机构入局NFT有上述诸多好处,但所有新闻机构都适宜考试测验NFT吗?有哪些毛病是须要提前知道的呢?
1. NFT市场尚不成熟
在水涨船高的拍卖额背后,数字藏品市场的野蛮成长值得持续不雅观察。
许多收藏家将NFT视为一种有暴利可图的投资,就像当初的比特币一样,这增加了因投契和炒作而产生的不愿定性成分。而多数新闻类NFT的实际代价难以衡量,盲目入局随意马虎踩坑。一些NFT平台也存在漏洞。
1月7日,用户Moxie在当前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上进行了一次实验:Moxie铸造了一款NFT,但他很快创造,该NFT会随着IP地址的变革而改变。通过这个大略的实验,Moxie证明该平台的NFT干系运用并没有在区块链上事情,这也就意味着他所铸造的NFT失落去了独一无二这一特性。[8]
2. 和加密数字货币一样,NFT家当链的能源花费也为人诟病
目前,NFT交易紧张在以太坊上完成。在拍卖中,为了让矿工优先处理交易,拍卖者须要支付高额的“燃料费”,以支持分布在环球各地的矿工展开算力竞争,这一过程将花费大量电力,增加二氧化碳排放。[9]
只管有不同的声音表明,NFT对付能源的花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年夜,以及随着技能的发展,能耗会进一步降落,但这方面的争议依然很大。而对付社会属性很强的媒体机构而言,在环保、能源等问题上的道德感可能会比一样平常企业更高。
3. 利润丰硕的拍卖活动赚足了眼球,但发行新闻类NFT的门槛彷佛还很高
从《纽约时报》到美联社,从福克斯到《时期》周刊,目前国外较为有名的新闻类NFT都是由大型传媒集团发行的,也只有这些机构才拥有足够多的可以NFT化的新闻内容作品。
因此,在现阶段NFT或许并不是全体新闻界的经营增收新渠道,特殊是对付小本经营的媒体而言,布局NFT要慎重考虑投入产出比。
4. 新闻机构发行NFT可能会有损自身的信誉和威信
由于天文数字般的价格缺少代价支撑,数字货币、元宇宙、NFT艺术品被称为“炒作三兄弟”,媒体发行NFT的行为本身,也是在用自己的威信为加密经济背书。
当新闻机构自身也成为NFT的铸造者,是否还能够镇静地看待NFT热潮中的炒作征象与金融骗局?
早前,各大新闻媒体对NFT及加密货币还是持谨慎乃至批评的态度,而如果未来媒体自己也成了利益链条中的一环,它还能客不雅观宣布那些负面事宜吗?
例如,在CNN宣密告售NFT的推文下,不少用户都讽刺CNN以此赢利吃相丢脸。
一位用户评论道:“我原来以为你们想作为一家新闻机构被负责对待。”
还有用户嘲讽道:“你们要考虑举行一次车库拍卖(家庭清理闲置的旧物发卖活动)吗?”
可见,媒体本身的分外职能不仅会影响媒体自身对付新闻产品NFT化的判断,也会影响用户对付媒体商业化的容忍度。
当然无论如何,各类成分并不会阻碍“NFT+新闻”的整体趋势。
目前,一些新闻机构已经在“NFT化”的道路上得到进展,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字内容的金融代价与传播代价的领悟,让新闻机构的优质内容得到丰硕的二次报酬。
只是,新闻机构在开拓NFT市场方面,应比其他一样平常企业主体多几分谨严和思考。
参考链接:
[1]The Verge. The New York Times just sold an NFT for more than half a million dollars:
https://www.theverge.com/2021/3/25/22350663/new-york-times-nft-auction-half-million-dollar-article-charity
[2]https://time.com/5948741/time-nft-covers/
[3]CNN.Vault by CNN:https://vault.cnn.com/faqs
[4]AP to launch NFT photography marketplace built by Xooa:
https://www.ap.org/press-releases/2022/ap-to-launch-nft-marketplace-built-by-xooa
[5][6]CJR. Could NFTs help the media, or are they just a sideshow?
https://www.cjr.org/the_media_today/could-nfts-help-the-media-or-are-they-just-a-sideshow.php
[7]Cointelegraph. Fox teams upwith Rick and Morty co-creator on animated NFT series:
https://cointelegraph.com/news/fox-teams-up-with-rick-and-morty-co-creator-on-animated-nft-series
[8]Moxie. My first impressions of web3:
https://moxie.org/2022/01/07/web3-first-impressions.html
[9]The Verge. The climate controversy swirling around NFTs:
https://www.theverge.com/2021/3/15/22328203/nft-cryptoart-ethereum-blockchain-climate-change
作者:贾雨心;公众年夜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
本文由 @全媒派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